東北網3月25日電 近日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從7個方面36條政策措施為非公有制經濟營造出一個全新的政策環境。日前,省政府召開座談會,面對這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部最系統、最全面的發展非公有經濟的政策性文件,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界人士反應強烈。
好政策關鍵在落實
『在當今企業界,有兩個很時髦的詞兒:「執行力」與「細節決定成敗」,說的是好的管理措施能否真正見效。其實,政策也存在執行力問題,新出臺的36條政策,確實會為企業提供一個大發展、快發展的大好機遇,但它究竟能起多大作用,還要看落實的具體情況。』座談會上,五常葵花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關彥斌一開口,就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毋庸置疑,看領導重視程度、比政策支持力度,我省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一點也不遜於外省;但為什麼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在我省已提出十幾年了,成效還不盡如人意?改善環境一提再提,許多置身其中的企業家還發出環境不寬松的感慨。問題的癥結不在思想認識上,而在工作力度上;不在工作部署上,而在工作落實上;不在政策法規上,而在社會大環境中。
對大家的感觸與焦慮,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聚昌從專業角度做出了評析。他認為,好政策能否落實好,關鍵在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上。『經濟學中有個「軟政權」現象,指的就是由於公職人員責任心不強、濫用職權或在位不作為,致使好政策在執行中走樣,影響政策效應的發揮。』因此,他呼吁我省在『36條』的落實中,切勿出現『軟政權』現象,一定要將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讓民營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
建立政府服務質量考評體系
如何讓好政策落到實處,發揮效應,與會企業家更多的寄希望於政府。『千萬別讓好政策在落實過程中被「貪污」、「截留」了,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本身就比較滯後,能否抓住這次政策機遇,對我省來說意義格外重大……』針對大家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質量的一致共識,哈爾濱東金集團董事長張大君提出一個現實的解決辦法。
他說,當前常被人們提起的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意識,應該更直接更明確地改為提高服務質量。因為我們已經落後了,必須拿出行動奮起直追。而提高政府服務質量,當務之急是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真正讓被服務的主體有發言權。只有這樣,纔能從根本上提高政府服務質量,讓小政府大服務變成現實。當前我們對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只是橫向評價,而作為被服務對象的企業,往往處於弱勢地位,並沒有真正參與評價。這方面,佳木斯市做了有益的探索,已取得了很大的實效。
借政策暖風破融資難題
不僅我省,對全國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來說,融資難都是一個共性問題。新出臺的36條,在第二方面就專題談到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財稅金融支持,說到了企業家們的心坎裡。哈爾濱時代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毅說:『文件中有七八條具體政策措施涉及解決融資難問題,我省應該借助這政策暖風,在解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上實現突破。』
綏化市中小企業局局長劉斌對他的觀點非常贊賞,他說,多年的工作經歷,讓他親眼目睹許多好的項目、好的企業就因為一時的資金周轉不靈而落馬、甚至倒閉,白白地把市場讓出,真讓人心痛。如若金融業能夠放寬政策,為民營企業多提供一些資金支持,我省民營經濟的發展定會出現另一番喜人景象。
人民銀行哈支行副行長那洪生說,加大金融支持,為深化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課題,文件中有許多提法很新,如『項目融資』、『股權融資』等,這一方面需要有關部門深入學習文件,盡快落實;同時企業也應研究、吃透文件,學會利用文件保護爭取自己的最大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