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28日電 題:醫者楷模--記省醫院普外一科主任金政錫
2004年5月,當身披綬帶、胸佩獎章的黑龍江省醫院普外科主任金政錫站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領獎臺上時,許多與他工作過的醫護人員及被他救治過的患者和家屬感慨:有『醫者楷模』之稱的金政錫當之無愧。
『省委、省直優秀黨員』,『優秀黨員標兵』,『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廉潔行醫』、『誠信服務先進標兵』、『全國綜合醫院最佳醫生』、『省勞動模范』、『優秀歸國工作先進個人』、『優秀留學人員報國獎』、『全國醫療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個個榮譽的背後是二十多個春秋,金政錫每天穿梭於手術室和病房之間,書寫著一個個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感人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外科醫生們一直被病人手術後因敗血癥帶來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問題所困擾。經過大量的臨床觀察和理論探討,金政錫的《膿毒敗血癥與多器官衰竭》論文獲得了當年的全國青年醫生論壇一等獎,解決了這一難題。在日本留學時,他以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纔智完成了日本人認為五、六年纔能完成的『胰腺癌早期發現與治療』的研究課題。
獲得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金政錫放棄了去德國深造的機會和日本的高薪聘請。回國後,他積極組織開展新技術,承擔數個攻關項目。
1998年,作為國家衛生部派出的『?川醫學獎學金』特別研究員,他再度赴日本考察研究,在癌基因生長表達及腫瘤血管新生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受到同行的贊譽。
金政錫始終堅信:要想救患者,就不能怕擔風險。『讓每一位來到省醫院的患者,都能得到真正體現省醫院水平的最佳醫療和護理。』成為省醫院普外一科的座右銘和從醫理念。
金政錫是行風建設的一面旗幟。對待病人,他總是一視同仁。在他的心目中,患者的生命重於一切。他每年拒收『紅包』金額達幾十萬元,他還經常自掏腰包幫助那些住院吃不上飯的患者家屬。
他熱愛生活,卻把這種感情毫無保留地融注到事業上;他有心想多陪陪妻兒,但病房裡更需要他,病人在盼望著他。每天早來晚走,經常幾天幾夜連軸轉,每天僅睡3—5個小時。
如今,雖然院裡為他安排了院長助理辦公室,但他一次也沒坐過那把院長助理的椅子。在普外一科的患者中間依然穿梭著他忙碌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在生命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著健康和希望,延續著生命之花重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