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學生寄宿老師家 哈爾濱市興起『全天候』教師
2005-04-02 06:52:4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郝旌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2日電 把教師、家教、寄宿幾個詞合成一個概念,會代表什麼樣的含意?日前,哈爾濱市悄然出現的『把孩子送到老師家寄宿』現象就同時囊括了這些詞匯。

  從本學期開始,每周一至周五,哈市某小學四年級的洋洋就開始跟班主任老師一起全天生活了。早晨,老師領著洋洋上學。下午放學後,洋洋再跟著回老師家。晚上,洋洋在老師家吃飯,寫作業,睡覺,不會的問題可以隨時找老師,衣服髒了老師還給洗,老師成了『全天候』教師。周五放學,洋洋父母纔將孩子接回家,一家人團聚。

  據洋洋母親說,自己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照顧孩子顯得手忙腳亂。而且,在孩子功課的輔導上也經常力不從心。於是,自然而然萌生了這一想法。經過與老師的協商,最終,以每月800元的價格促成了這一計劃。沒有了照顧孩子的責任,她和丈夫兩人都感覺輕松了許多。

  據了解,寄宿老師家的學生或因家長在外地,家中無人照料,或因有的家長自認為知識儲備不多,學業上幫不了孩子,希望住在任課老師家,可以個別輔導。當然,也有些年輕家長是貪圖享受,用錢把教育子女的責任轉嫁給老師。

  哈市三聯中學張連生校長介紹,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把孩子交到負責任的老師家中,對其知識能力也許會有幫助,但親情方面肯定欠缺,母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成長過程的了解也會不足。另外,學生與老師零距離接觸,容易形成依賴心理,獨立思考、自我學習能力可能受影響。另一方面,教師每天除了家務私活外,得給這些孩子洗衣做飯,還要批改學生的作業,備課輔導等等。這樣大的工作量,讓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鑽研教學,其輔導質量是可以想像的。因此,他覺得這種做法不合適。

  黑龍江大學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郝春東認為,如果有些家長管教子女的方法不當,或是確實沒時間自己帶孩子,那麼,交由老師帶未嘗不是一種實際的方法。但是,從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考慮,自己的孩子還是最好自己教養。他舉例說,小學生控制情緒的能力差,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而家庭是他們情感的依托,他們都需要回到家庭中與父母進行無障礙地情感宣泄,需要把在學校中接觸的各種事件向父母發表感受和意見,需要與父母溝通的親情環境,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須要素。而教師自有威嚴,學生對老師是有敬畏感的,學生在學校已經受到約束,回到『家』還逃不開老師的目光,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