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引入強者初現『多贏』 民資擦亮『蘭河』品牌
2005-04-07 08:56: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秀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7日電 日產16萬支雙黃連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新的生產線正在上馬,遍布全國的銷售網全面恢復,職工收入明顯增加……告別『國字號』引入民營資本後短短3個月,曾苦熬多年的哈爾濱中藥四廠就呈現出一片生機。

  『蘭河』難過『生死線』

  前身為呼蘭縣中藥廠的哈爾濱中藥四廠,曾在1991年因開發『蘭河』牌雙黃連口服液而開創了雙黃連口服液這一品種的中藥現代化生產先河,『蘭河』牌一度風靡全國並被評為全省著名商標,實現年銷售收入三四千萬元,企業也因此成為當時呼蘭縣的納稅大戶。雖然擁有市場認可的產品品種,但是低效率、高成本、重生產、輕市場等一系列國有體制下的頑癥,還是使哈爾濱中藥四廠在激烈的藥業市場上走得磕磕絆絆,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而因資金缺乏,企業手中的49個國家准字號藥品一直未能投產,企業發展失去了新的增長點。

  2003年,為了能夠通過國家最後一批GMP認證,獲得生存權,中藥四廠又將僅有的2100萬元資金都用在了企業異地搬遷改造上。大量自有資產被消耗,流動資金被擠佔,搬遷後的中藥四廠已無力維持正常生產。

  率先改制防『坐失』

  熬下去,少女成婆;等下去,國資坐失。去年3月,呼蘭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哈爾濱中藥四廠作為全區國企改制試點全力推進。8月,經資產評估公司評估,截至2004年8月31日,中藥四廠資產總額為3511萬元,其中不良資產315萬元,總負債1266萬元,淨資產1930萬元。

  很快,一個意在穩定推進改革的淨資產承債式整體出售的改革取向被確定下來。去年11月下旬,在呼蘭區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後,以餐飲業起家且產業已經擴張至房地產、諮詢和藥品經銷等領域的民營企業———哈爾濱鑫鵬藥業有限公司,從7家競爭者中最後勝出,以1930萬元的價格入主。當年年底,鑫鵬藥業正式接收哈爾濱中藥四廠。

  引入強者初現『多贏』

  據了解,民營資本入主後短短3個月,哈爾濱中藥四廠就出現了生產啟動、銷售恢復、職工重新上崗的『多贏』局面。記者日前在哈爾濱利民開發區蕭紅大街上的哈爾濱中藥四廠裡看到,日產16萬支雙黃連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行,20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工作。據了解,『鑫鵬』入主後即投資1200多萬元為哈中藥四廠購置了新設備,生產規模由此大增,月產量相當於過去10個月產量之和。『蘭河』牌系列產品在進入『鑫鵬』在北京等地的藥品銷售網絡後,銷售量猛增,今年前3個月銷售收入累計已突破5000萬元。

  據哈爾濱中藥四廠董事長孟祥軍介紹,目前企業正准備加大投入上馬新的生產線,下一步除開發膠囊、丸劑、散劑生產外,還將把企業過去重生產的『楔子型』經營方式向以銷售為核心的『啞鈴型』轉變,用5年時間將銷售額做到3個億,將『蘭河』做成全國品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