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12日電 國有企業正在走出輸血、失血、再輸血、再失血的惡性循環,開始邁上一條自我積累、自我融資、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新路子。目前,黑龍江省79戶基本完成改制的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正在彰顯著巨大的體制效益、重組效益、減負效益和招商效益。
去年初,黑龍江省提出要用3年時間完成全省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任務。去年是全面啟動之年,截至去年底,全省79戶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基本完成改制,比既定目標超額完成4戶。改制後的企業,產權制度發生了深刻變化,其中國有控股8產,混合所有25戶,全部退出46戶。這些改革企業中,引入國內一流戰略投資者9戶,引入世界一流企業及500強5戶。國有大中型企業正在努力延伸其體制、機制僵化的『短腿』,期待著與非公有制經濟的有效對接,進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四重效益』使黑龍江省改制企業實現了脫胎換骨的嬗變。
體制效益。通過改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國有獨資、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弊端。除少數優勢國有企業實行國有控股外,其餘都是混合所有制或民營化,從而建立和完善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這一體制效應,有效地堵塞了國有企業的體制性漏洞。黑乳集團是黑龍江省國有大型企業第一家公開競拍出讓、規范改制的企業。去年改制後收奶量、銷售量、銷售收入等6項指標都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1.4%,上繳稅收增長了115%,一舉扭虧為盈,由上年虧損1500萬到去年盈利260多萬,真正實現了浴火重生。
重組效益。重組後的企業握緊拳頭闖市場。僅四大煤礦統一采購,就可以降低采購成本2.1億元以上。四大煤礦統一組建同達銷售總公司後,煤礦企業一個窗口對外,在去年全國訂貨會上,噸煤平均價格與上年相比,含稅漲了98元錢,顯現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北滿特鋼是東北實施振興戰略以來第一家跨省重組的大公司,目前這家公司在規模上已經是中國同行之最,他們的目標是在今後幾年進入世界前5名。
減負效益。改制企業的人、債務、辦社會等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企業實現了輕裝上陣。北滿特鋼14000名在崗職工,減員8000人。四大煤礦31萬職工,今年將減去20多萬人,並安排新的工作崗位。龍滌集團5000多人,減員3000多人。通過改制,企業實現了『瘦身』。
招商效益。僅省直改制重組的十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戰略投資者簽約將投入資金109億元(不含貸款)。資產負債率136%、至今陳欠工資4.3億的雞西礦業公司,是個特困企業,今年有兩個礦改擴建、兩個礦新建續建,而且上了一批大項目,如百萬噸的倒爐焦、10萬千瓦矸石電廠、70多億的煤電項目等。改制使企業走上了自我發展的新路。
據79戶改制企業統計,去年這些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9%。省國資委監管的全部工業性集團或公司,去年全部改制,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43%,利潤總額由虧損6.4億元變為盈利5.1億元,上繳稅金增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