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電(衣曉峰 記者杜筱) 日前,由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完成的一項對禽肉激素、抗生素殘留量的檢測研究結果顯示,哈爾濱市大多數養殖戶均未按國家規定品種使用抗生素、激素等類添加劑,致使肉雞土霉素檢出率高達66.7%,乙烯雌酚檢出率為20%。
據了解,近日由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對哈爾濱市近郊的30戶肉雞養殖戶進行了抗生素、激素使用種類的抽樣調查。抽查中發現,畜禽飼養戶所用的抗生素種類尚有慶大霉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氟?酸、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等,與國家規定使用的品種大部分不同。其中土霉素使用率最高,一般添加在飼料中。而激素除常用的乙烯雌酚外,一些養殖戶多數還用黃體酮、丙酸睾丸素、苯甲酸雌二醇等,這是國家標准規定嚴格禁止添加的。
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副主任醫師張莉稱,藥物添加劑在動物體內殘留過量,轉移到人體後會給健康帶來難以估量的危害。眼下食品衛生市場混亂,畜禽養殖業濫用抗生素、激素的現象和成因,一是目前我國對禽類養殖行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監督監測機構尚未有相應的限量范圍來控制肉類中抗生素的殘留;二是禽畜養殖戶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缺乏衛生知識,致使肉類食品衛生質量每況愈下。政府職能機構應盡快制訂法規和檢驗標准,建立畜禽產品上市前檢測手段,衛生、工商、食品、檢疫和畜牧等部門應攜手,加大對抗生素添加劑使用對象、使用期限及使用量的監督檢查。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