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四種女人不可取 來自法庭上的『離婚案報告』
2005-04-18 05:48:2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尹萍 張素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8日電 日前,記者出入法院,旁聽了一些離婚案件的審理過程,由此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女當事人,感觸頗深。正如一位多年從事民事審判工作的法官所說:『法律對婦女權益的保障,遠不如婦女自身素質的保障。』他將此話歸結為『四自』方針:即自尊、自信、自力、自強,纔是婦女合法權益真正的保障。法庭上,女同胞們至少可以從4種類型的女人身上看到缺陷,以修正完善自己。

  文化匱乏型

  聽來像是個笑話,但卻是出現在法庭上的真實一幕:

  因男方提出離婚請求,當審判員詢問女方『是否同意離婚』時,女方非常爽快地回答:『他是否,我就是否;他不是否,我就不是否。』

  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被如實記錄在卷。事後審判員對記者說:『對只有這樣文化修養的婦女,我們想為她取得財產及婚姻權利的保護,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個看起來極端的案例,在法庭上卻是觸手可及。由此可見,一個缺少文化的女人,不僅不能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無法保護好她的下一代,還給了那個離婚男子冠冕堂皇的理由:『當初光看到了她的臉蛋兒,誰想這麼沒文化,真怕她影響到孩子。』

  修養欠缺型

  A女士在法庭上聲淚俱下,細數她如何辛苦操持家務,如何為丈夫的前途犧牲了自己的前途。但A女士的丈夫卻不為其所動。

  法庭上,一個風流倜儻的副教授與一個表情木然的下崗女工的差距顯而易見。然而,當初他們相識在工廠車間時,差距並不大。但結婚十年間,在男方努力追求著自己的價值時,女方只是為了夫貴妻榮奉獻著。這種『星星跟著月亮走』的結果,只能是『月明星稀』,丈夫一句『沒有共同語言』成了離婚的理由。辦案的法官說,他們在怒那丈夫不仁不義之時,也哀那妻子不奮不爭:女人不自立自強,很難守住婚姻。

  B女士衣著不整,頭發凌亂地坐在法庭上,與衣著考究的丈夫相比,更顯其憔悴。提出離婚的丈夫有一句『經典』的語言:『我最佩服她的,是在我們搬入新居後,僅僅兩天的時間,她就能把房間搞得一塌胡涂。』盡管B女士口口聲聲稱自己是『過日子人』,但其丈夫卻說整天面對一個沒有生活美感的女人,生活太乏味。直到離婚判決書下來,B女士也許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經濟依附型

  一女士因出門看朋友回家晚了一個小時,遭到丈夫一頓毒打,被鄰居送到醫院後,其丈夫又追到醫院痛打。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丈夫提出離婚後,這位時常飽受丈夫暴力的女人卻死活不離,聲稱離開丈夫,沒有工作的她就是死路一條,弄得法官左右為難。

  據了解,在法院審理的離婚案中,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訴訟的佔20%左右。家庭暴力侵害人及受害人的素質普遍不高,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7%。

  在這些暴力家庭中,女方文化水平低且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佔有相當比重。她們在經濟上依附於男方,長期生活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生活環境中;而男方卻因具有『優越』的經濟地位,多數在外拈花惹草,有的為達到離婚的目的就會對女方大打出手。

  愛心缺失型

  在法院審理的離婚案當中,因女方不能善待公婆而被『休妻』的也佔相當大的比例。

  某女心胸狹隘,其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孩子,雖然在相夫教子方面無可挑剔,但她不能容忍婆家任何人與丈夫來往。公公去世後,丈夫要撫養母親,遭到她的強烈反對。當婆婆被丈夫接到家中後,『戰事』不斷。其夫一怒,走上法庭,她仍固執己見,決不認錯。

  尊重老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愛心、寬容心,是一個女性應有的品質,當你用愛心去善待他人時,你會得到更多的愛,既為自己守住一個溫馨的家,也給他人帶來幸福。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