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5月1日電 題:孫錫文只為那句入黨誓言
記者杜麗華
零晨兩點,他准時起床,兩點半,登上垃圾運輸車開始一天的工作,28年,不管春夏秋冬,刮風下雨,從來沒有間斷過。他就是哈爾濱市道裡區城管局環衛汽車隊清運工孫錫文。
近日,記者電話聯系關於采訪孫錫文一事,道裡城管局環衛車隊馮一夫隊長說,他得了重感冒正在打點滴。記者問他休幾天,什麼時候可以上班?馮隊長說,他沒有休息,還照常上班。
見到孫錫文時,他剛剛從垃圾站回到隊裡,准備去衛生所打點滴。記者見他臉色臘黃,不時咳嗽,就對他說:『感冒發燒還哪有力氣工作,為什麼不休息兩天?』『哪能說不乾就不乾,乾不動再說。』孫錫文笑著說。
1977年,初中文化的孫錫文被分配到環衛系統,一乾就是28年。28年來,他每天面對的是人人都討厭卻誰也離不開的垃圾。每天零晨兩點起床,二點半准時從車隊出發,趕往一個個垃圾站。他要做的工作就是將一筐筐、一袋袋垃圾扔到車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樣的動作。夏天,厚厚的工作服,背上長滿了熱痱子。冬天,薄線手套,常把手凍得紅腫。鐵釘竹簽、磚頭瓦塊、玻璃瓶子經常會充斥在垃圾袋中,稍不留神就會把手弄傷,紮傷被割傷對他來說都成了家常便飯。
孫錫文是隊裡共產黨員包車組的主力,他主動承擔『三多地段』,即泥濘路多、外來人口多、垃圾數量多的城鄉結合部,該地段的工作量是其它垃圾站的一至三倍。他帶領車組人員提出『早一點出工,快一點裝運』的口號,確保當日產的垃圾當日清理完畢。隊友給他算比賬,孫錫文每天至少清運7噸垃圾,28年清運垃圾就有7萬多噸。由於他工作技術嫻熟,垃圾袋扔的又快又准,同事開玩笑地說他扔垃圾的動作就像打籃球,又快又利索,像是在表演,同事送他一個外號,『垃圾筐狀元』。
常年累月的體力勞動,孫錫文患上了腰肌勞損,使他不能長時間站立。整天與異味垃圾打交道,使他的嗅覺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專家稱,由於長時間在惡劣環境下導致的嗅覺功能基本喪失,並且不可治愈。
馮一夫隊長告訴記者,隊裡清運工是最差的工種,司機算是最好的活了。隊裡定期培養司機,清運工人都爭著報名調換崗位。組織幾次提出給孫錫文調離崗位,還有機會晉昇領導職務,都被他拒絕了。同事和領導問他為什麼,他總是說『做工人挺好的。』
一人髒換來萬人潔,孫錫文堅信自己的職業是光榮的。然而面對少數人的冷諷孫錫文還是感覺到一陣陣痛心一次他去某醫院清運醫療垃圾,口渴向醫院的工作人員要杯水,回應的一句話:『衛生間有水,擰開水龍頭喝唄。』別人瞧不起清運工,就連孫錫文的妻子也看不起他。孩子上學填表,媽媽不讓填父親的職業是垃圾清運工,怕孩子在老師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妻子不理解他為什麼一定要乾清運工,嘲諷他說,你是不在大腦有毛病,工作那麼髒,乾一輩子也沒出息,並三番五次以離婚相要挾讓他更換崗位,孫錫文都拒絕了。最終妻子還是與他離婚了。
後經朋友介紹,孫錫文與勤快、賢惠的雷樹芝喜結連理。『我現在的老婆非常通情達理,善解人意,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孫錫文說,他堅持要帶記者去看看她的妻子。見到雷樹芝時,她正在自家開的小吃部中忙活著。她告訴記者,她曾在凌晨與孫錫文一塊兒去清運垃圾,真正體會到丈夫工作的艱辛。她每天凌晨二點之前起床,為丈夫准備好飯菜。記者看到站在一旁的孫錫文臉上
如今,孫錫文也可以隨時離開垃圾清運工這個崗位,領導表示只要一句話。『那你怎麼想?』記者試探著問。『只要不得重病,我一定乾到退休。』孫錫文乾脆地回答道。
采訪結束時,記者問孫錫文最後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堅持?』他憨厚地笑了:『因為1984年我在入黨申請書中寫了一句話,我要乾一輩子垃圾清運工,為人民扔一輩子垃圾。我不能違背這個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