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日電(記者印蕾) 日前,黑龍江省國企改革和國資監管工作會議召開。在總結近兩年來黑龍江省國企改革實現的整體突破、取得的突出成就時,省長張左己說:『一批企業集團實現了做大做強。』
從2003年7月新一輪國企改革帷幕拉開,通過資源的重新整合,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一大批國有企業相繼現出生機與活力;通過招大引強,集團化改組,黑龍江省優勢產業和骨乾企業的競爭力得到了提高。
機轉換制,復興北鋼
北滿特鋼的前身是齊齊哈爾鋼廠,曾為國家的國防軍工事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北鋼這樣一個有著輝煌過去的老企業,卻在2003年9月13日全面停產。2004年9月23日,北滿特鋼與遼寧特鋼兩家特鋼企業重組改制而成東北特鋼集團在大連正式掛牌成立,這標志著東北首家跨省重組的大型企業集團正式誕生。遼特重組北鋼後,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北鋼的面貌發生了變化,靠的不是單純輸血,而是轉變職工的觀念,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轉變經營者管理機制,發揮企業的裝備優勢,增加企業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了一整套適應市場需求的國有民營的新經營管理機制。
改制後的北鋼告別了停產時的沈寂,主要裝備全部開動,機器轟鳴,鋼花飛濺,一派生機盎然。2004年一舉實現了集團公司提出的產鋼40萬噸的目標,是2003年產量的6倍;2004年1—10月份實現利稅2100多萬元,由欠稅大戶變成了納稅大戶。
脫計劃『胎』,換市場『骨』,樺林在靠大聯強中重獲新生
樺林集團是新中國輪胎工業的搖籃,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90年代以來,生產成本高、富餘人員多、辦社會包袱沈、管理漏洞多等計劃經濟時期積淀的歷史矛盾在體制轉軌中集中爆發。在反思中,樺林人意識到:企業的出路在於實行產權制度改革。最終通過資本市場轉讓國有股權的形式,引入新加坡佳通集團並購重組樺林股份公司。佳通入主樺林一年多的時間裡,2004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倍多,扭虧增盈5億多元,交稅由500萬增加到5800萬元。
改制後的樺林集團,使黑龍江省輪胎行業重新崛起。
2004年12月26日,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掛牌成立。由雞西、鶴崗、七臺河、雙鴨山四大煤礦組成的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近半年來,通過擴大融資渠道,啟動大規模的綜合配套改革措施,轉換經營機制等方式,廣泛籌措改革成本,有效地協調了內部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保持了企業內部及社會的穩定,使最艱難的下崗職工並軌工作基本完成。
黑乳集團改制後,導入了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構建了現代市場競爭要求的新的經營管理體制和高效的經濟運行機制,創造了收奶量、奶資發放、產量、銷量、龍丹液體奶銷量、銷售收入最高紀錄等六個歷史之最。哈啤在境外資本市場出讓國有股,成功引進了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美國安海斯•布希(簡稱A-B公司)入主,年生產能力高達15億昇。
據統計,2004年黑龍江省完成了對75戶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制,改制後,一批企業集團實現做大做強的同時,改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16%,利潤增長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