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當書記就得豁出自己 記洪河農場第七作業區黨支部書記邵根澤
2005-05-17 13:33: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17日電 題:當書記就得豁出自己——記洪河農場第七作業區黨支部書記邵根澤

  初夏五月,由建三江墾區分局黨委選拔組成的英模報告團做的事跡報告,牽動了一雙雙淚眼和一顆顆滾燙的心。他是最後一個走上講臺的,他用微微顫抖的聲音開始講述:『我叫邵根澤,來自洪河農場七區……』

  邵根澤今年49歲,老家在山東一個貧困山村,上世紀70年代他帶著一家老小,來到了建三江分局前進農場12隊,3年後12隊劃歸洪河農場,邵根澤躊躇滿志,開始了他生命中另一個嶄新的航程。

  1992年初,農場黨委任命邵根澤為七區黨支部書記。從上任開始,『入黨就意味著奉獻,而不是索取;當乾部就意味著服務,而不是享受』就成了他的勤政座右銘。12年來,邵根澤的信念從沒變過。

  邵根澤家有臺人稱『賠錢車』的拖拉機,農戶有活找他,啥說的也沒有,有時連油錢都不要。每年他都先幫無機戶耕種,等輪到他自己時,『高產期』都過去了,所以別人家的車掙錢,他家的車賠錢。有人風趣地說,老邵這個書記當得吃粥都趕不上熱乎的。1998年冬天,糧庫出了一個賣糧信息,如果抓不住時機,就要落價,邵書記聽說後,連飯也顧不得吃,挨家挨戶通知,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纔回家,由於搶抓及時,七區農戶的糧食都賣上了好價。僅農戶王維福一家就多賣了1000多元錢。

  『當乾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邵根澤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為官的基本准則。他恪盡職守,心無旁騖,他的最高追求就是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做好為民謀福的每一件事。

  許多水稻戶為了省錢喜歡扣小棚,對扣大棚育苗不認,說那玩藝既費事又費錢。邵根澤讀過水稻書,知道大棚育秧的好處,就動員農戶扣大棚試試,果然稻苗長勢喜人,同樣的地,產量卻提高了三成多,從這兒以後,七區沒有不扣大棚的。僅此一項,每年為全區農戶增加效益30多萬元。

  1996年,幾家農戶糧食不夠,邵根澤就替他們賒了12.5噸白面,讓他們一點點還給自己,到年底,幾個人都走了,但白面卻還回來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全由老邵個人承擔。從1995年起邵根澤無償為稻農捐獻錢物折合人民幣2萬餘元,捐菜1000多公斤,豆油110公斤,白面6500公斤,衣物20餘件。為集體、為百姓他豁出一切,而他自己節儉朴實,從不講究吃穿,一輛自行車騎了好多年,家裡沒有家具,電視還是黑白的。

  七區變了,百姓的日子好起來了,全區肉牛存欄150多頭,絨山羊4000多只,有30%%的農戶年收入在五到七萬元,有70%%的農戶年收入三到四萬元。職工看上了有線電視,吃上了自來水……

  邵根澤同志也因此贏得了上級組織的認可和洪河百姓的擁戴。近年來,他先後被評為總局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省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省勞動模范,2004年又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邵根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人生信條,展示出當代優秀共產黨員的新風采……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