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731』欲與奧斯維辛互換展覽
2005-05-30 10:25: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晁元元 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0日電 『731』像一道永難愈合的傷口,時間雖已過去60多個年頭,依然深深刻在中國人的心頭。陳列館內展出『馬路大』們被折磨得扭曲變形的身體、怒視劊子手的眼神、日本侵略者滴著鮮血的手術刀……讓每個觀者的心陣陣發緊,甚至窒息。

  我們站在這個充塞著難以計數的死亡靈魂的地方,仿佛聽到了歷史的慟哭。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王鵬應邀去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參觀,臨行前,『勝利之旅』采訪組見到了他。

  從今年三四月份,王鵬相繼接受了泰晤士報、鳳凰衛視、中央臺、新華社等媒體的采訪。『這些媒體多關心「731」是否搜集到新的罪證,雖然我們在搜集中面臨各種困難,但不會放棄。』王鵬堅定地說。

  日本戰敗前夕,事先得到消息的石井四郎,下令炸毀了一切可以說明其罪行的建築,搗毀全部昂貴的儀器設備,所有帶不走的絕密材料燒毀,並殘忍地用毒氣殺害了關押在這裡未來得及『使用』的幾百名『犯人』,晝夜不停地逃回日本。

  1982年建立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在留有23處遺址和部分實物。『那麼龐大的一個細菌工廠,不能只留下這些,但日本侵略軍走前,瘋狂地行動,給搜集「731」的罪證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我們現在還想盡一切辦法在搜集和尋找,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從2000年開始,陳列館相繼收集、挖掘到用於觀察細菌活動的『顯微鏡』、『注射器』、『乾燥器』、標有生產廠家的『椅子』、『細菌培養箱』等新的罪證。

  王鵬說,近年來,在收集『731』新罪證的同時,還積極與『731』原隊員取得聯系,作物證與人證『對話』。讓殘留的物證『控訴』侵略者的暴行。

  王鵬向記者展示一個復制後的細菌箱,這個外體呈淺灰色內有十多個細長盒子的鐵質箱子,搜集上來之前,是當作洗衣盆的。2002年,陳列館請來了當年『731少年班』的隊員筱冢良雄。經他辨認,這是一個用於培養細菌的『細菌箱』,當年就是將細菌注射到箱內盒子之間的隔板上,進行培養24小時,一個箱子能培養出10克細菌。

  王鵬領記者來到現在的『731』陳列館院內的『7號監獄』遺址。當年挖掘這個地方後,看到地下鐵管縱橫交錯,誤為『731』的鍋爐房。筱冢良雄到此地後,繞著場地走了十幾圈,告知這裡曾是關押『馬路大』的7號監獄,他自己在這裡解剖過5個中國人。

  從『731』的本部大樓向北通過中心走廊大約三四十米,左轉就可達到7號監獄,右轉是8號監獄,是罪惡四方樓的核心。7號監獄是個二層樓,二樓是給『馬路大』編號、檢查身體、術前洗浴的地方,樓下便是關押『馬路大』的獄捨和解剖室。7號監獄向西走,最右邊就是解剖室。少年班的筱冢良雄解剖的第一個是感染了鼠疫周身發黑的人,看上去像名知識分子。內心十分恐懼的筱冢良雄在給這名中國人用大刷子刷身子時,奄奄一息的中國人一直用憤怒的眼睛瞪著他。筱冢良雄說,那雙眼睛跟隨了他一生。

  筱冢良雄還說,剛到『731』時,常能看到日本人用手推車運送屍體到焚屍爐,後來因運送的屍體增多,就通過7號監獄一側地下修築的絞索架來運送。

  陳列館准備今年在適當時機,請一些『731』原隊員到遺址前,揭露物證顯示的罪惡,讓那些殘牆斷瓦的物證不再沈默。

  『731』生產的細菌彈,目前在國內只有三枚,陳列館正在積極搜集其他細菌彈,盡管困難比較大,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會放棄。

  看著參觀者站在遺址前,肅穆的表情,驚悸的眼神,王鵬告訴記者,這次應邀去奧斯維辛,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探討互換展覽事宜,『731』和奧斯維辛,不僅僅是屬於哪個國家的,更是屬於世界的。

  『731』陳列館除了積極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外,還要在原遺址繼續挖掘,讓更多的罪證昭示於天下。讓罪證告訴全世界人民要愛好和平,不要戰爭。

  蕁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藎慘無人道的活體細菌試驗。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