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牡丹江一開發商重復銷售集資房 重房戶達幾十家
2005-06-01 07:11:3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日電 開發商重復售房,小區居民巨款買到『影子住宅』。目前,牡丹江市政府已經組成了調查組對此進行調查,但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牡丹江市愛民區牡紡河東小區入住戶的警示標語

  『此房有主擅入必究』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牡紡河東小區,2003年開工建設,原定當年竣工。因種種原因,樓房未能如期交付使用。今年5月,樓房終於竣工,陸續有居民進戶。這時傳出了一個消息:這個小區被開發商重復銷售,交了錢的居民未必能得到房子。

  居民楊某說,他得到這個消息比較晚,他和父母連忙打車來到小區,一看心涼了半截:一家人盼望已久的一套五十多平方米的住房已經有人入戶,正在裝修。楊某說,他是在去年4月交錢買的房子,而對方稱2003年年末他就已經交錢了,買的是期房。對方建議他趕快去找開發商解決。

  楊某來到房屋銷售處,發現已有幾十戶居民等在這裡,居民們告訴他,重房的問題不是一家兩家,開發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露面了。

  在楊先生的帶領下,記者在小區裡轉了一圈。看到小區樓房內許多防盜門上都貼著『此房有主,擅入必究』的紙片。據介紹,紙片都是現有入住戶貼的,有的重房戶為了防止房子被『搶』,還特意換了防盜門的鎖芯。記者還發現,小區裡貼的各種布告、通告特別多,這裡面有政府的回遷通告、緊急通知、業主委員會的通知,有開發商不合理收費登記表,甚至還有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電話。

  

  一處住房住兩家人

  敲響小區7棟143室的房門,『房主』張愛蘭把記者領進了屋。

  這是一間六十平方米左右的兩居室住宅,張愛蘭一家住在小屋。從走廊裡望過去,另一間屋子裡一個農民工模樣的人正在睡覺。據張愛蘭介紹,他是另一住戶請來看房子的。

  張愛蘭是牡紡的下崗職工,她通過集資的方式購買了這套住房。2005年5月4日,她聽到了小區重房的消息後,馬上趕了過來准備自行入戶。到時她發現,房子裡已經有人住了。她拿出了發票,對方則拿出了入戶通知,雙方險些爭執起來。

  好說歹說,對方總算讓她們一家住了進來。原定調完房就搬走,可開發商也無房可調,兩家就一起在這間六十平方米的兩居室裡住了下來。張愛蘭說,由於沒房門的鑰匙,怕被鎖在外面,自己白天不敢出門。

  

  一套房子賣了六次

  郭玉江是7號樓444室的住戶,他向記者反映了自己的重房經歷。

  『我是4月27日自行入戶的,多虧我入戶早,否則我的房子肯定保不住。』郭玉江去年交款買房,他買的這套住房在小區裡算是樓層、朝向都比較好的房子。正因為他的房子比較搶手,所以重房的特別多。

  『去年9月份,還沒入戶時我就聽說我買的房子被開發商又賣出去了。』郭玉江說。開發商開始一口咬定不可能,郭玉江找到熟人打通了關系,開發商向他打了保票:今後不會賣他的房子了。郭玉江心裡踏實下來。但一個月後,他又聽說房子被賣了出去,買房的還是他的熟人王寶龍。郭玉江心急如焚,再次打通關系,王寶龍被調到了樓上,郭玉江的房子第二次被保住了。此時,郭玉江弄明白了,肯定是自己的房子好賣,所以被賣的次數特別多。

  第三次重房,是在入戶之後。小區居民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迫於壓力,開發商公布了一份河東小區住戶表,可在7棟444室戶主一欄中填的名字竟是餘喜梅。

  今年5月,郭玉江又先後接待了兩個重房戶。一天,郭玉江剛進院子,就聽到鄰居告訴他,你們家又出事了。他回家一看,幾個人正在砸門。據稱,這幾個人已經花2.2萬元把這套房子買了下來。郭玉江說:『咱們都是受害者,千萬別產生矛盾,我在這個樓上已經住了半個月,我買房肯定比你們早,而且花的錢也比你們多,退錢的話開發商給你們退也不會給我退。所以,你們趕快找售房者把錢要回去吧。』

  盡管重房戶不斷上門,但郭玉江的手裡畢竟還握著一套房子。與他相比,住戶湯佩雲就沒有這麼幸運。5月15日,她打聽了一下,沒有人與她重房,心中還暗自竊喜。但當天,兩家重房戶發生矛盾,險些發生聚眾毆斗。為了緩解矛盾,開發商將湯佩雲的房子調給重房戶,她就這樣成了無房戶。

  

  集資房被多頭銷售

  4月15日,河東小區居民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在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以及與開發商的接觸過程中,他們了解了許多內部消息。

  據介紹,河東小區是為了解決原牡紡下崗職工居住困難,以職工集資名義開發建設的。牡紡出地皮,牡丹江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承建。在建設過程中,由於工程款不足,許多住宅被抵償出去。竣工後,還款不及時,債主賣房回款,造成了多方銷售、重房嚴重的情況。

  業主委員會成立後記錄在冊的重房戶是27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采訪中,居民反映情況時多次提到宋某的名字。據居民們介紹,3月16日,牡丹江市長接待日時,作為開發商的宋某曾當場打保票:『5月1日購房人進戶,並保證購房人正常用水用電。』他還寫了保證書。但到記者采訪時,超過承諾時間已半個月,宋某承諾的事情一件也沒有辦成。

  

  有關部門正在解決

  據介紹,為了解決河東小區的重房問題,牡丹江市政府組成了一個由各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領導小組。記者找到領導小組設在小區的辦公室,辦公室內無人辦公。記者來到更名後的牡丹江華龍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原牡丹江紡織廠),接待人員稱一把手出差,二把手生病,其他領導不了解情況。記者又找到了牡丹江市房改辦,有關領導對調查結果以及重房戶的具體數目避而不談。

牡丹江市愛民區牡紡河東小區

  5月7日,小區居民給河東小區的開發方牡紡的領導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求助信:

  關廠長:你好!

  我們是牡紡河東小區購房戶,從去年9月至今,我們已經向上反映情況13次。今年3月16日,市領導接待了我們,並與開發商、牡紡及相關單位達成5月1日前商品房購房戶進戶的協議,但所有這一切牡紡都未做,不知你們到底想怎麼樣?該小區是由牡紡開發的,但在商品房銷售方面不知你們與宋某達成了什麼協議,以至於造成今天這樣的混亂局面:重房戶多達八十多戶,而且從牡紡房產處開出的正式手續竟然也能開出一戶兩份手續。

  我們原來對牡紡寄予厚望,但時至今日我們仍未見到牡紡任何一級的領導到小區協調,你們的行為已嚴重傷害了購房戶與牡紡動遷戶的心。近日,我們還將向上級反映情況,特此通知,望你們盡快行動,盡最大的可能彌補過失。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