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題:讓農民『議事』不等於讓乾部旁觀
實施免征農業稅改革之後,農村集體公益事業的發展成了一大難題,農民對"一事一議"的積極性不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進展普遍不順暢。記者在采訪中,經常聽到許多鄉村乾部的抱怨和嘆息聲,他們在指責農民"沒有覺悟"、"缺少公共意識"的時候,把自己當成了旁觀者。乾部們的這種心態,表明他們還沒有從舊的角色中轉變過來,已經落後於改革的節奏。
通過"一事一議"解決集體公益事業的資金問題,是與農村稅費改革配套實施的一項改革措施。之所以要實行"一事一議",一方面是為了體現村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權利,一面也是由於政府的財力所限,需要擴大公共事業資金的籌集渠道。在此賦予廣大鄉村乾部的職責,就是擔當起組織者和"責任人",而不是旁觀者。集體公益事業發展的好壞,與乾部們有直接關系。
"一事一議"難奏效、集體事業難發展,與農民受教育水平低、公益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有關,這是客觀事實。惟其如此,纔對鄉村乾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他們的政策水平和組織水平提出了更嚴格的考驗。從昔日忙於催糧、催款的管理型中解脫了出來,乾部們倘若不能與時俱進迅速完成向服務型的轉變,就很難在新的舞臺上有所作為,就難免出現不適應癥,只會悲天怨人。
從另一方面說,農民對"一事一議"積極性不高,還緣於多年來農民收入增長不快,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低。因此,要搞好農村公益事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還需要拓寬投入渠道,形成合力。對此,鄉村乾部的任務更艱巨,除了千方百計爭取各方面的"外力"支持,還要帶領廣大農民不斷增收致富,增加自身的投入能力,不斷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
記者在黑龍江省農村采訪時發現,部分鄉村現在已經開始由乾部帶頭出資引導農民完成公益事業建設,讓農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公益事業帶來的好處。與此同時,黑龍江省政府部門也已開始在全國率先嘗試對農民"一事一議"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各級政府和鄉村乾部的探索性舉措,使農村"一事一議"的難題正在逐步得到化解。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的最大難點在農村,而農村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標志,就是集體公益事業的發展程度。如果每一位鄉村乾部都能做到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己任,多在為民謀利上用心思,而不是以旁觀者自居,我們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就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