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勇當帶頭羊——記佳木斯鴻基水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君
2005-06-09 19:39: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0日電題:勇當帶頭羊——記佳木斯鴻基水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君

  記者 印蕾

  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與樺南縣間的高速公路上,標有『鴻基物流』標識、滿載水泥的運輸車往來於其間。曾經負債沈重、管理松散的佳木斯鴻基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快速崛起,水泥主產品的生產規模及市場覆蓋率佔全省同行業第三位,居佳木斯市同行業之首。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君以『勇當帶頭羊,不做牧羊人』的人格魅力,團結和帶領廣大乾部職工克服困難、奮力拼搏,使企業迅速改變了面貌。

  2002年8月,佳木斯鴻基水泥集團正處於危難之時,趙君臨危受命走馬上任,擔任鴻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全員吃著大鍋飯,機構龐大,人浮於事,管理混亂的國有企業。企業可用的流動資金尚不足300萬元,欠原材料款1753萬元,欠電費100多萬元,欠稅金750萬元,欠發職工3個月的工資累計400多萬元。這個新來的領導會怎麼辦?

  『只要當這個廠長,我就給大家發工資』

  2002年8月10日,趙君來到公司報到。之前對於這個企業不甚了解,對於水泥行業知之甚少的趙君,一個半月沒有回家,吃住在辦公室。他找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了解企業的歷史沿革,找來中層乾部了解生產運行的情況,還深入到車間,傾聽一線工人的心聲。

  很快,趙君理清了工作思路。企業流動資金短缺,他采取杜絕一切產品賒銷的辦法,一律實行現金銷售,並定下『(不用現金)誰付貨就拿誰是問』的規矩,加速資金回籠。一次,一個曾經給與趙君栽培與幫助的老領導找到趙君,他的一個朋友想買一批水泥,資金周轉不開,先賒著行不行?為難的趙君最終還是拒絕了那位老領導,『買我的水泥,便宜點可以,但賒銷絕對不行。我定的規矩,不能我先破壞啊。』

趙君與員工交流生產情況

  僅僅用了一個月,公司就回籠資金700多萬元,在半個月內就發放了3個月的職工工資,穩定了職工的情緒,也鼓舞了士氣。從到任至今,趙君從未壓過工人的工資,即使是在水泥銷售淡季。按說水泥是個季節性的行業,冬天是水泥行業的銷售淡季,工資托到旺季時再發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趙君有他自己的原則:『只要能當這個廠長,我就給大家開支;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我自己走人。一個廠長不能靠壓工人的工資搞經營,那他就不配當這個廠長,老百姓不容易,工人不容易啊!』

  此後,全體員工心氣順了,情緒穩了,乾勁足了,企業迅速呈現出班子有凝聚力,黨組織有號召力,職工隊伍有戰斗力的喜人景象。當年,企業就盈利1000萬元。

  深化改革、創新管理謀發展

  在穩定了隊伍,穩定了生產,理順了局面之後,趙君清醒地意識到,企業要生存,就必須得發展。隨著形勢的變化,原有的體制已經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改革、改制勢在必行。

  趙君發現,集團公司與旗下核心企業樺南水泥廠機構重疊,集團公司有的機構,水泥廠還有一套,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影響了工作效率。趙君采取減員增效的辦法,把兩層管理機構合二為一。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實行領導乾部競聘上崗,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鴻基集團由樺南水泥廠、樺南縣水泥廠、佳木斯第一水泥廠石灰石礦組建而成。2003年3月起,趙君首先針對樺南水泥廠進行了股份制改造,通過引入民營資本,職工募股等辦法,組建了新的民營股份制企業一一佳木斯市鴻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增添了活力,2004年,鴻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水泥、熟料產量就突破了40萬噸,超設計能力5噸,創了歷史新高。

  有了一個全新的體制後,趙君又把工作的重點放在管理上。他深信『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任何一個企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嚴格管理絲毫不能放松。他在集團企業內實行了供、產、銷『三統一』,物流和銷售統一合理調控。以原材料采購為切入點,對大宗原燃材料實施『陽光政策』,公開采購,統一定點,統一定價,統一采購。堅持質量高標准,低價位,僅此一項,就為企業節省資金達460多萬元。在生產管理上,由集團公司統一計劃,統一調控,統一調配熟料,創造了水泥產量、設備運轉率、臺時產量、產品質量歷史上的最好水平。同時生產成本也被大大降低,僅石灰石一項每噸成本同比下降了4.7元。在物資采購和產品銷售方面,趙君同樣實行『陽光政策』,避免暗箱操作,堅決杜絕損害企業和職工利益的行為發生,得到了廣大職工的贊成和擁護。在管理的實際操作中,做到了『統而不死,活而不亂,集權有方,分權有度』,集團各企業優勢互補,效益共享。

趙君聽取一線工人介紹生產情況

  與此同時,趙君還積極充實企業文化載體。2003年末創辦了《鴻基人》廠報,每周一期,為員工搭建了思想文化交流平臺。集團還舉辦了『交通•鴻基杯』籃球賽、慶『十•一』文藝演出、正文比賽、書畫比賽等活動,潛移默化中,弘揚了企業精神,增加了員工愛崗愛廠的凝聚力。

  『著了迷』一樣跑項目

  趙君堅信,企業要發展,就得做大做強。2004年,趙君把企業定為『以項目建設為依托,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一年。這一年,趙君決定建設2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等4個新建項目。為了加快項目建設,趙君把家從佳木斯搬到了樺南,愛人的工作也轉到了樺南。

  2004年初,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對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以下的水泥項目將不再給予批復。趙君立即拋開手頭的工作趕赴省裡、國家經貿委,十幾天不分晝夜、馬不停蹄,通過大量細致到的工作並親自在省城和北京跟蹤落實,終於使兩個日產2000噸的水泥生產線得到了批復。項目批復下來的那天已經是大年三十了。有員工這樣說:『趙總跑起項目來,就像著了迷一樣。』為了煤氣發電項目及時到位,趙君大年初八就跑到了勝利油田。

  短短兩年多時間裡,佳木斯鴻基水泥集團已經創造了驕人的業績。2004年,集團公司水泥總產量突破61萬噸,比2002年增產15%;實現銷售收入12055萬元,比2002年增長8.6%。此外,『生活垃圾聯助水泥生產』項目也進入到融資階段,這個項目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將為生態環境建設同樣做出貢獻。

  成績和榮譽面前,趙君有他自己的想法。『我想把現在腳下這塊地方建成鴻基工業園,搞搞綠化,種上花草,讓人一走進這個地方,看不出這是個水泥廠。這些可不是我發明的,我有榜樣。和濟南的』山水『(山東水泥集團)比起來,我們還是個丑小鴨啊!』

  做大作強水泥產品主線,做大做長水泥產業延伸鏈,逐步建成以水泥生產為主,產業構成多元,技術裝備先進和管理現代化的大型企業管理集團是鴻基的發展方向。朝這個方向,趙君和鴻基人一直在努力……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