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電 百年老字號企業———黑龍江省哈爾濱老鼎豐糕點廠廠長、老鼎豐第三代傳人徐玉鐸沒有想到:在他年逾七旬時竟從當了30多年廠長的位置上一下子『跌』到被『買斷』身份的境地,更沒想到:他被收購『老鼎豐』的民企老板聘為廠長。雖同為廠長,但企業性質的差異使這位在油、糖、面裡滾了一輩子的老人感觸良多,以下是他的自述。
從感情上接受不了到對收購者心存感激
我從1946年開始學徒,成為老鼎豐第三代傳人。經歷過1956年的公私合營,1972年被任命為廠長,一乾就是32年。提起老鼎豐糕點,在哈爾濱可謂家喻戶曉,我本人也借老鼎豐的光榮獲很多榮譽:27屆市勞模、5屆省勞模,全國糕點行業唯一國務院津貼獲得者。
在我當廠長的這些年裡,老鼎豐年年有進步,從未出現過虧損,但是老鼎豐也在面臨著與其他國企一樣的難題,難以做大做強。當我聽說道外區要對老鼎豐實施改制的消息時,心裡很高興。我當時想當然地認為,老鼎豐是我和全體職工一手乾起來的,要改制也應由我和職工們來購買。可是,區裡認為老鼎豐要發展壯大必須采取超常的舉措,決定在市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招投標。我和職工哪有競標的實力?這意味著老鼎豐將不歸我們所有了。我從感情上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我這個被外界捧了一輩子的老鼎豐第三代傳人,怎麼突然就與老鼎豐沒關系了呢?
去年6月14日,民營企業月亮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中標,以1024萬元收購了老鼎豐。在人家慶祝的同時,老鼎豐職工的心情卻是沈重的,因為包括我在內的所有職工都已被『買斷』身份,是被留用還是被掃地出門,完全取決於人家。出乎我的意料,這家民企與全體職工簽訂了3年勞動合同,而且還聘我為副總經理兼廠長,月薪1萬元,獎勵我100萬元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長還把一輛嶄新的帕薩特轎車作為我的專車。這些物質待遇是我在國企當廠長絕對不敢想的,這使我對自身價值有了新的認識。
改制後,企業職工的乾勁明顯比過去足,不用管就自覺地乾活。去年下半年實現的產值和利稅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職工們的收入有所增加,我還得到了7.4萬元的股份分紅。我現在常常自問:『如果我自己將來做老板,我能乾得比人家好嗎?』我想,老鼎豐有今天的結果也許是它最好的歸宿。
從滿足於不虧損到夢想成真
在任廠長的這32年間,我一直引以為榮的是老鼎豐從未出現過虧損,一些報紙報道時把這歸功於我的勤儉治廠。正如報紙說的那樣,我沒有自己的專車,上下班和職工一樣擠公共汽車;我也沒有專門的廠長室,每天同財務人員在一起辦公,不論是會客還是洽談業務,甚至接待記者采訪,都是在業務室的木板凳上進行,記者稱我是『板凳廠長』。
外界的贊譽使我一直以為自己的治廠方針是對的,直到老鼎豐改制後,我纔發現自己是井底之蛙,民企老板做了我曾經夢想但絕對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情。以前老鼎豐始終沒有脫離『小作坊』狀態,看著破舊的廠房我心有餘而力不足。改制後,我欠老鼎豐的『賬』讓老鼎豐的新主人一下子還上了:他投資1000萬元對2600平方米廠房和1100平方米門市部進行全面改造,據他說改造的投入相當於新建廠房的兩倍,可是為保持老鼎豐原有建築風格,他寧願這麼做。同時,他還按照國家食品生產標准要求,購置了85件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高精先進設備,徹底改變原有機器超期服役和落後的狀況。
我曾認為自己待職工很親,報紙也多次報道我給職工送餃子、年年春節值班的事,可是,民企老板的人性化管理同樣讓我自愧不如:他給職工建食堂,免得大家中午帶飯吃;還要給職工建浴池,免得大家每天帶一身油、糖、面的氣味回家。
老板還制定了老鼎豐的遠期規劃。2010年建設生產規模1億元、居於國內前列的大型食品工業園區,除糕點外,還要上休閑方便食品、烘焙系列食品、速凍食品等項目,使老鼎豐最終發展成為國際化的食品產業集團。這些規劃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
對民企從抱有成見到刮目相看
現在很多食品生產小廠不講衛生,甚至到了不顧人們死活的程度,這使我對民企的生產經營抱有成見。可是,現在我改變了這種看法,我的民企老板比我更看重老鼎豐的牌子,當他聽說老鼎豐的工人不會使用添加劑時,高興得不得了,並且明確告訴我,堅決不使用添加劑,老鼎豐原有的生產工藝一道也不能缺。
在國企當廠長我時常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比如說廠子雖然有點錢,可是我不敢給職工發錢或搞福利。相比較而言,民企決策就簡潔果斷多了:去年中秋節前夕工人大會戰,老板看到工人辛苦,二話沒說,立即決定每人獎勵1000元;包餡機不夠了,老板馬上花15萬元進了一個;職工樓上樓下跑效率低,他又花30多萬元裝了部電梯。這些事在國企都需要請示匯報,等批下來就不一定什麼時候了。
我在國企當廠長時,建立了乾部不脫產的制度,從廠長、副廠長到財會人員全部不脫產。由於我天天身穿工作服穿梭在車間裡,工人都稱我為徐師傅,不叫我廠長。而現在,老板對我,甚至對副廠長和其他乾部都不做這方面的要求,他說,每名乾部都有自己的職責,職責清晰便於監督管理。開始,我看到乾部們不下車間了,心裡犯堵,但是現在我也接受了。乾部像乾部,工人像工人,自己職責內的工作乾沒乾好一眼就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