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731』展館將與奧斯威辛博物館換展
2005-06-22 09:24: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宜軍 鄒大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6月21日電 作為世界反思歷史的路標,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與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王鵬介紹,兩個展館有著眾多相通之處,目前雙方正在積極溝通籌劃互換展覽。

  剛剛從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歸來的王鵬說:"兩個罪證展館是法西斯留給人類最為悲慘一頁的證明,通過互換展覽,可以讓人們了解德國納粹和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警醒後世。"

  王鵬說,他於今年6月赴波蘭與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進行了溝通,波方對互換展品展覽的想法很感興趣,雙方已經初步達成共識,互換展品包括實物、圖片等。如果互換展覽能順利舉行,還將聯合策劃全世界的公益巡展。

  王鵬介紹,奧斯威辛集中營與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都曾使用毒氣等生化手段殺人。集中營一區10號樓是德國納粹的毒氣實驗室,毒氣從房頂的入口倒入室內,外面的人可以通過窗戶觀察裡面的情況,而731部隊細菌實驗室要更先進、更殘忍,所用的細菌源與實驗室可分離,需要時用管道輸送,而且很多實驗設施很專業,當時已經把細菌制成了易保存的粉末狀。

  "兩個展館的另一個共同點也讓人痛心,法西斯侵略者都把罪行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王鵬說,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大門上至今還保留著"勞動獲得自由"幾個大字,而納粹所謂的"自由"就是死亡,被抓來的人先被迫強制勞動,當累得奄奄一息時被殘害。同樣,731部隊用中國活人做細菌實驗,竟然被稱為"為醫學做貢獻"。

  據了解,奧斯威辛集中營是波蘭南部奧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個集中營的總稱,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裡,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陸軍司令享利希·希姆萊下令建造,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中心",有"死亡工廠"之稱。集中營內設立了用活人進行"醫學試驗"的專門"病房"和實驗室,挑選被關押者進行醫學試驗,如試驗便捷的絕育方法、對孿生子女進行活體或屍體解剖等。納粹分子對被關押者進行篩選後,將身體強壯的青年人派去做苦役,將年老體弱者、兒童和母親殺害。為此,集中營內設有大規模殺人的四個毒氣"浴室"及儲屍窖和焚屍爐。在1944年,這裡每天要焚燒6000具屍體。

  作為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處細菌戰研究試驗基地,侵華日軍731部隊曾在"731遺址"利用健康人體進行鼠疫、傷寒、赤痢、霍亂、炭疽、結核、梅毒等生物菌以及瓦斯、芥子氣等毒氣的研究試驗,自建立"731部隊"至1945年日本投降,有數千名中國軍民以及蘇聯、蒙古、朝鮮等國家的反法西斯志士被殘害於此,一些從東南亞戰場上抓來的美國、歐洲戰俘也成了實驗品,而在細菌戰中的死傷人數多達20餘萬人。

  王鵬說,在波蘭,人們到奧斯威辛接受歷史教育已形成了制度化,所有的歷史教師和社會科學教師在上崗前都要到此接受教育。在中國,"731遺址"也早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展品互換,不僅可以讓世界其他國家了解侵華日軍的罪行,也可以讓中國人民認識德國納粹的殘忍,以此警示後人愛好和平。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