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白糖+水+色素+香精 早市『便宜蜂蜜』與蜂無關
2005-06-27 13:54: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葉勇 黃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用鍋制好的假蜂蜜,裝入桶內就能出售。
工商人員正在對黑作坊進行取締。

  東北網6月27日電 自古以來,養蜂方能得蜜。然而記者近日對哈爾濱市蜂蜜市場暗訪發現:一些早市出售的蜂蜜,壓根與蜂無關。

  入夏以來,記者在哈市多個早市見到了這樣的『蜂蜜』銷售點:蜂蜜價格一般在每斤3元左右、蜂王漿的價格在20元—30元一斤,因其價格明顯低於市場,銷售十分好。

  請教蜂產品業內人士得知:從原材料上算,在蜂農那兒收購到蜂蜜,經過加工,每市斤蜂蜜的成本應在6元以上,而蜂王漿的成本則要80元以上。即使是已被提取了王漿酸的『垃圾漿』,每斤的成本也要在40—50元。那麼,在哈爾濱市早市上經銷的這些超低價蜂產品,是由什麼『蜂』產出來的呢?

  日前,記者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佯稱是一家糕點廠的老板,來到道外區路南街34號一個大院。據舉報,這個院裡有兩家制作蜂產品的『黑』作坊。

  這是一個居住10戶人家的平房小院。剛進門,院內閑聊的三個外地口音中年女子便警覺地注視記者一行。聽說記者是來買蜂蜜的,三人稱這裡沒有,卻一再追問:『你們怎麼知道這兒的?』記者將電話號留給對方走出小院。十幾分鍾後,記者電話響起,一自稱姓欒男子在電話裡與記者閑聊一會後稱:他可以保證糕點廠所用蜂蜜的供應,但要先到廠子裡去看一看,別讓記者『釣了魚』。他還說,他生產出來的蜂蜜味道十足,是經過特殊工藝制成的,如果長期供貨每斤價格可以降到2.4元(這幾乎是一斤白糖的價格)。

  次日,記者再次與欒聯系,稱不放心質量,能不能先看一下樣品。欒說,樣品隨時都有,但必須要見到糕點廠再說。同時欒保證:他生產的蜂蜜從黏度、甜度到口感無異樣,要多少有多少。

  14日早5時,接到市民舉報的道外區工商局樺樹工商所人員,突然出現在道外區路南街34號院。這時,黑加工點只有兩個婦女在門口吃早飯,門口就擺著幾大塑料桶正要到早市賣的假蜂蜜。

  造假者劉某向工商人員交代,這裡產的所謂蜂蜜,主要是將白糖加入水中,再加入化學原料,將白糖的雙糖分子分解成類似蜂蜜的單糖分子,最後按比例加入增稠劑和色素熬制。這種假蜂蜜每公斤成本不超過2元錢。由於假蜂蜜外表看起來都清亮透明,黏稠度又較高,與真蜂蜜極為相似,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很能欺騙圖便宜的中老年人。

  記者隨工商人員走進兩間房裡看到:小廚房內一個很髒的大鋁鍋裡,還裝著半鍋用白糖剛熬出的『蜂蜜』,屋裡小桌上和火炕上擺滿有『蜂皇漿』字樣的塑料瓶子。地上的盆盆罐罐裡都是造假蜂蜜用的糖、香精、硫酸銨、增稠劑、色素等物品。

  工商人員當場取締了這兩個『假蜂蜜作坊』。

  如何識別假蜂蜜

  據省養蜂學會副理事長楊玉華介紹,選擇蜂蜜要注意以下幾點:假蜂蜜多是用白糖或糖漿冒充的,看起來清澈透亮,而真蜂蜜傾倒時還經常會出現拉絲現象。真、假蜂蜜都有白色的結晶,真蜂蜜的是結晶,假蜂蜜屬於沈淀物;從外觀上區分,真蜂蜜的結晶較為松軟,用筷子很容易插入,放在手指上很容易捻化;假蜂蜜沈淀多為白糖較為致密,用筷子不容易插下去,放在手指上捻時,有沙礫感。另外,價格也是一個關鍵標准,好蜂蜜的成本每斤在4.5元錢以上,低於這個價格的蜂蜜就容易有問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