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發展旅游業 僅有涼爽是不夠的
2005-07-21 15:47: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杜懷宇 王詠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1日電  據報道,今夏哈爾濱與南方城市溫差創下歷年紀錄。由於『天幫忙』,游客人數比往年同期增加兩成。業內人士說,作為國內位置最北的省份,黑龍江『酷省』概念的提出,意在突出這一氣候優勢。不期而至的涼夏,使得太陽島、東北虎園內游客如織。

  作為寒地城市,哈爾濱夏季旅游一直是『溫而不火』,今夏涼爽,旅游客流量平添幾分『變數』。如何將『變數』變成常量?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士良說,城市不僅有自然資源,也有其人文資源,往往這些人文資源具有鮮明的個性,極富生命力。黑龍江是北魏、遼、金、清朝的發祥地,境內江河縱橫,水資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高山湖泊、松濤林海、北極風光,勾勒出一幅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絢麗畫卷。夏季旅游的特色定位,關鍵在於對豐富資源的充分認知與挖掘,哈爾濱開埠之初,俄羅斯、以色列等移民大量湧入,百年哈爾濱洋溢著浪漫的歐羅巴風情,其周邊地區生態游更具地域特色———『酷省』內涵變得愈發『立體』。

  據業內人士說,以哈爾濱城市游為圓心,沿301國道游覽阿城金源文化、尚志帽兒山景區、碑林、中國土改文化第一村,方正森林公園、漂流等景觀,被譽為哈爾濱周邊旅游黃金圈。但這一經典模式,尚未能形成區域聯合、資源的優勢互補。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即負盛名的帽兒山景區,今夏預計接待人數將突破26萬人次。尚志市旅游局局長焦恩金介紹,交通擁堵,停車設施嚴重不足,周邊環境亟待整治,家庭賓館檔次低等問題,已成為制約景區發展的瓶頸。『帽兒山』的困惑,其它的旅游市縣也存在。

  城市間區域聯合,不乏成功范例。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四地旅游各具特色,整合形成粵港澳瓊大旅游區,區域聯合的產業戰略實現了多贏。哈爾濱周邊地區游,未能形成區域聯合的『絕對值』效應,這其中存在哈爾濱輻射力薄弱、景區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等客觀原因,亦有管理機制的滯後。與享譽世界的冰雪旅游相比,夏季旅游長期『沈寂』。

  曾參加冰雪旅游策劃的作家唐?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冰雪旅游長盛不衰源於冰雪文化的支橕,冰雪節、雪博會、冰雪大世界等旅游精品層出不窮,哈爾濱也因此被譽為『神奇的城市』,城市品牌借助旅游得以傳播發散。哈洽會就已顯示出展會帶動旅游的魅力。

  哈爾濱藍太陽旅行社經理曲華說,旅游的生命力取決於精品項目具有較高的文化『附加值』。如潮湧入的避暑游客,在游覽中感受文化的愉悅,從而因涼夏而來,因傾心而留戀。缺少了旅游特色和文化底蘊的厚重支橕,夏季旅游的『面孔』,又如何變得生動而嫵媚?

  『尋求夏季旅游的最佳出口,使其與冰雪旅游雙璧生輝。』這個目標,正越來越逼近我們。捕捉時機,從容應對,在城市競爭中贏得主動,讓不遠千裡而來的游客,在感受涼夏帶來的種種愜意時,也沈醉於哈爾濱獨特的魅力。屆時,夏季旅游、冰雪旅游雙璧生輝,將變為現實。    

  在賓縣龍珠二龍山旅游風景區裡,眾多游客在大自然中感受田園風光。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