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旅游『COOL』省黑龍江打造經濟增長點
2005-07-26 11:09: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6日電(記者 張丹) 2005年7月,與火熱的東北振興相呼應的是黑龍江大地的夏日避暑游。清涼的夏日在高溫的籠罩下正逐漸成為一種稀缺資源而被世人關注。在蜂擁而至的國內外游客眼裡,黑龍江正成為避暑的『世外桃源』。省委書記宋法棠對此指出,黑龍江就是要依托資源優勢,發展北國特色旅游,把森林、濕地、北方民族風情游等項目開發成國家一流旅游產品。盤點近年全省的旅游狀況,喜人的藍圖正逐漸變成現實:黑龍江人正在和諧的發展中,學會把寒冷和清涼轉化為財富。

  這個夏天,世界關注龍江的清涼

  掌燈時分,哈爾濱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人流如織,操著各種口音的南方游客和成群結隊的『老外』暢快地飲著啤酒,享受著撲面而來的清涼。自入夏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北國冰城哈爾濱卻保持著少有的清涼。進入6月,哈市平均氣溫在25攝氏度左右,而大興安嶺的氣溫則更低,清爽氣溫吸引著大量國內外游客北上避暑。省旅游局統計數據表明,僅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34萬人次,旅游創匯1.2億美元;國內旅游人數2211萬人次,旅游收入126億元人民幣。

  游客的爆增讓黑龍江省各大旅行社忙得不亦樂乎,哈爾濱一旅行社負責人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她說,今夏的接待人數比過去高出六七成,主要來自上海、廣州、武漢等南方省份和國外。不僅人數激增,游人在哈停留時間也由過去的2-3天延長到6-7天。武漢游客張亦蒙說,在黑龍江避暑度假的感覺很『爽』,這種清涼不是空調能帶來的,這是大自然的恩賜。浙江客商呂震也深有感觸:"過去夏季到哈爾濱通常是赴俄出境游中轉,這次來不為觀光,專程來享受清涼的!"

  黑龍江省伊春市森林度假村張總經理說,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品質需求的提高,休閑運動與健康旅游相結合漸已成為時尚。因此他們陸續推出了越野、攀岩、野營、乘快艇、溜索、滑道、滑草等項目。在該度假村的滑草場,游客正興奮地呼喊著從高處『順草而下』。來自廣州市的黃先生操著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告訴記者:『感覺上比較像滑雪,但速度沒那麼快,而且下落過程中,可以聞見風中的草香。這些年我去過很多國家和城市旅游,沒想到黑龍江還有這麼好的地方。』

  隨著"避暑游"的火爆,黑龍江省各大旅行社、賓館、飯店,迎來冰雪節後的又一個"黃金期",香格裡拉、新加坡、凱帝大廈等賓館的客房甚至需要提前預訂。

  經濟學者張泰復指出,夏天避暑旅游,可給一個地區帶來巨大的『避暑經濟』效益。國內秦皇島等著名的避暑城市,每年都接待國內外游客數百萬人次,旅游收入在這些地區的GDP中比例逐步昇高。同時,旅游業還帶動了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餐飲服務、食品加工等多種行業的繁榮和發展。

  清涼,在黑龍江被轉化為財富

  有關人士分析指出,每年來黑龍江省避暑的游客保守估計也有千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過億元。如果把資源優勢化做避暑旅游品牌,大力宣傳經營幾年,就可能再形成一個如同冬季冰雪黃金季的夏季避暑黃金季,從而帶動黑龍江省的避暑經濟發展,做大『避暑經濟』的蛋糕。

  事實的確如此。黑龍江省各地正在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的號召下,靜心發展旅游產業,逐步推進旅游項目建設,力爭把旅游收入打造成繼工農業之外的經濟增長第三極。

  近兩年來,黑龍江省一直沒有停止過向國內外宣傳推廣本省旅游產品的步伐。按照整合資源、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黑龍江省旅游局等部門積極組織地市旅游局和旅游企業參加國內外的專業展覽促銷,展示本省生態旅游、民俗旅游和邊境旅游等豐富資源,推介四季特色旅游產品。還先後到俄羅斯、日本、香港等主要客源市場開展促銷活動。

  在推廣『中國旅游COOL省』形象中,黑龍江省以項目和旅游產品為支橕,在國內外大力介紹冰燈雪雕觀賞、城市風光、滑雪旅游、森林湖泊避暑度假和火山觀光療養等特色旅游產品。還利用『五一』黃金周、醫博會、哈洽會等機會,推出『登山健身游』、『湖泊度假游』、『森林觀光游』、『草原濕地觀光游』、『城市園林游』、『農業生態游』、『歷史文化游』、『工業科技游』、『紅色革命游』等九大主題旅游產品和28條旅游線路。

  在巨大的經濟效益面前,黑龍江人並不狹隘,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長遠。黑龍江省積極推動北方十省市區域旅游合作。伊春、佳木斯、鶴崗旅游局簽訂了區域合作協議。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東北四城市組成了旅游協作體。牡丹江市、吉林市、延吉市、長白山、鏡泊湖成立了『三地五方』旅游聯合體,簽訂了《三地五方無障礙旅游框架協議》。黑、吉、遼三省聯合主辦了有中、日、韓等國參加的東北亞國家旅游發展合作論壇。在省內,五大連池、鏡泊湖、興凱湖、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石林風景區、亞布力風車山莊滑雪場、龍珠二龍山滑雪場、吉華長壽山滑雪場、哈鐵旅、省天馬國際旅行社等景區和旅游企業也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形成聯動機制,全省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觀塑造形象,企業推出微觀產品協調發展的局面。

  改善環境、搶抓機遇在黑龍江省旅游業上取得了可喜成果,2004年,全省接待國際旅游人數73.3萬人次、旅游創匯3億美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24.8%和24%;接待國內旅游人數4002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225.2億元人民幣,分別比2003年增長11.5%和11.4%;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50.3億元,比2003年增長12.6%。

  清涼的黑龍江謀求科學發展

  在旅游業發展的強勁勢頭面前,黑龍江人卻顯得格外冷靜。他們深知,清涼的確可以轉化為財富,但如果轉化為長久的財富甚至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為此,省委、省政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對未來黑龍江省的旅游業發展做出了科學規劃,強調可持續協調發展,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走綠色旅游之路。

  作出這樣的決策並非杞人懮天。一位旅游業內人士指出:"黑龍江僅有涼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涼爽的地方決不僅僅是黑龍江。涼爽僅僅是個基礎條件。而包括城市基礎設施、文化內涵、生活方式等為支橕的旅游產品和和諧的旅游環境,纔是吸引游客、創造旅游賣點的決定性因素,纔是龍江旅游最吸引人的魂。』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旅游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晶此前也對媒體表示,只有注入文化因素,纔能把哈爾濱乃至黑龍江省變成國際知名的旅游勝地,而不能僅僅考慮游客來這裡就是圖涼快,要知道,僅僅具備涼爽這個自然條件,財源不一定滾滾而來。』

  在抓緊整頓旅游市場,嚴查損害游客利益事件的同時,黑龍江省已經開始制訂旅游業的長遠規劃,他們在國內旅游市場提出了響亮的口號:冬季———冰雪世界;夏季———清涼世界;而在國際市場上力推『黑龍江———中國的「COOL」省。』

  『「COOL」主要取意於天氣(冬季酷、夏季舒適)、時尚(中國與歐洲時尚的融合)和充滿活力(適宜夏季及冬季探險)之意。』黑龍江省旅游局局長寧士敏說,遵循旅游區規劃和城鎮規則相一致的原則,在打造『中國「COOL」省』戰略中,他們將從基礎設施、產品開發、環境保護、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寧士敏說:『2005年度,黑龍江省將力爭接待國際游客78萬人次,實現旅游創匯3.31億美元;接待國內游客44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2.2億元!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轉變旅游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旅游核心競爭力。只有促進旅游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纔能盡快把旅游業建設成為黑龍江省的新興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