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電 既會俄語又懂相關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纔頻現斷檔征兆,哈爾濱建設全國對俄科技合作重要基地之際對俄合作呼喚復合型人纔。
中俄合作談判,中方翻譯大都年過半百
前不久,哈爾濱召開了一次中俄人纔智力合作論壇。與會人員驚訝地發現,為俄方電力、能源等專家擔任口頭翻譯的中方人員年齡均在半百之上。年輕人何在?作為對俄合作龍頭,哈爾濱對俄復合型人纔的建設引起了有識之士的關注。
省社科院東北亞所所長宋魁認為,就中俄合作而言,復合型人纔是指那些既精通俄語又懂相關專業知識的人纔,可簡單概括為『俄語專業型』。『復合型人纔屬於在對俄經貿科技合作中的適用性、應用型人纔。』
宋魁認為,中俄之間的伙伴關系戰略需要具體的內容來支橕,這就需要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哈爾濱在這方面責無旁貸。『如果沒有復合型人纔,則二者的戰略關系容易懸空,從而也不利於哈爾濱的發展。』2006年是中國的『俄羅斯年』,2007年是俄羅斯的『中國年』。各種經貿、科技、文化交流都急需大量的復合型人纔。
另一方面,哈爾濱市力圖確立對俄進出口貿易中心城市地位,建成全國對俄科技合作重要基地,建成全國對俄人纔交流合作重要基地和窗口,這都需要復合型人纔的支橕。近年來,哈爾濱市建立起一套對俄合作服務體系,但與東北亞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很不相稱。
但在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實踐中,經常出現相關領域復合型人纔斷檔的尷尬。據省社科院東北亞所的一些研究人員介紹,近一段時期,一些企業通過各種關系輾轉找到他們,請求幫助翻譯一些對俄業務的資料。
政府出面解決復合型人纔斷檔難題
據專家介紹,解決復合型人纔斷檔的問題,大致有以下諸種途徑:將已經懂俄語的人纔進行相關專業培訓;將具備某項專業知識或技能的人纔進行俄語培訓;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搶前抓早培養中級復合型人纔;利用具有俄語教育優勢的大學吸納人纔去進修;與俄羅斯聯合辦學,雙方交流的學生既可學俄語(漢語),又可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考慮分別培訓,在兩國各就讀2年;通過項目合作帶動復合型人纔培養,讓年輕人在項目開發中接受鍛煉;等等。
同時,專家建議,復合型人纔培養要按照教育規律來進行,切不可操之過急,揠苗助長。要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要注意分清復合型人纔的高中低層次。
政府部門似乎也注意到了復合型人纔的重要意義。記者從哈爾濱人事部門獲悉,哈爾濱市今年決定進一步加大對俄人纔交流合作工作力度,今後每年從該市人纔發展基金中劃撥100萬元,作為對俄工作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對俄人纔交流合作工作經費和政策性補貼。
目前哈爾濱市已出臺相關文件,規定俄羅斯人纔在哈工作榮譽獎勵辦法以及居住榮譽證制度,同時還將與哈工大、黑大等高等院校聯合,探索共創我國對俄交流合作語言培訓基地,並根據哈市對俄交流合作工作總體需要,經常性地組織開展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中長短期語言培訓。
哈爾濱市還將分別建立專門對俄重點科技項目人纔庫、留俄歸國人纔庫和翻譯人纔庫。在做好政策研究、疏通交流渠道、健全人纔庫基礎上利用哈爾濱對俄科技合作信息網,建立對俄專門人纔網頁,逐步探索建立哈爾濱對俄人纔交流信息網,創建我國對俄人纔信息共享基地。
成功案例
哈制藥總廠年輕人支橕起對俄業務
7月28日,40歲的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外貿處的付旭東接受了采訪。進入總廠車間時,他剛從大專院校制藥專業畢業。1990年,付旭東參加了哈爾濱醫藥管理局舉辦的俄語培訓班。半年後,經考試合格,包括他在內的一批人被送至烏克蘭,在基輔國立師范外語學院深造俄語,同時學習外貿、市場營銷等課程。
『當時我們根本就沒聽說過市場營銷,在國內就知道銷售,拿了產品到一個地方就賣,根本不考慮所在地的市場。比如對消費者的生活習慣、男女比例等的分析是在基輔纔接觸的。由於有了語境,俄語口語能力有了飛躍。』付旭東這樣描述自己接觸的新知識。
一年後,付旭東回國。當時,總廠有意開展對俄業務,由於獨聯體特殊的經濟形勢,只得擱淺。但總廠為了全面培養人纔,派付旭東接手國內的市場營銷業務。當時,正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付旭東專門負責清欠三角債。幾年下來,290萬元的債務被他追回200多萬。『在這個過程中,我增長了知識和能力,知道了如何與商人打交道。』他的綜合能力有了進一步增強。
2001年,總廠作為全國第一家藥廠在俄羅斯成功將先鋒5號原料藥注冊。
十年樹木,付旭東的理論和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終於有了用武之地。2003年底,僅先鋒5號原料藥就賣了近六噸。2004年,更是高達34噸。
現在,付旭東負責總廠的對俄業務。在國內,該廠是對俄銷售原料藥業務最好的制藥企業,這和付旭東具備的對俄業務綜合能力密不可分。『現在國內一般企業發展對俄業務,必需通過醫藥公司,因為他們缺少復合型人纔。而我和同事在俄語和相關知識上就游刃有餘,甚至俄方對我們已經有了信任,緊急時候不必驗貨。』
據哈藥總廠人力資源部部長付潤明介紹,總廠對俄業務發展得好,歸功於復合型人纔的貢獻。近幾年,總廠每年都要招聘100名左右的制藥專業大學生,在車間鍛煉一年後,再選派充實到各管理、營銷部門鍛煉三四年。這樣,這些復合型人纔在與俄方接觸時同樣能解釋技術問題。在對俄業務這塊,總廠員工的俄語是不允許有問題的。像付旭東這樣的業務骨乾是總廠進行對俄復合型人纔梯隊建設的一個典型。
或許,有對俄業務的哈爾濱企業,可以從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