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電 今年以來,哈大齊工業走廊憑借獨特的『構建城市間產業族群』理念,一舉成為國家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最熱門的詞匯,並迅速走紅全國。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作為工業走廊最先行動起來的啟動區,今明兩年要達到有投入、有企業、有形象、有增量。半年過去了,哈大齊工業走廊整體產業布局已初步成形,啟動區建設如火如荼。為全面反映哈大齊工業走廊整體情況,展現工業走廊建設的壯麗場面,本報『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哈大齊工業走廊行』采訪團日前奔赴工業走廊沿線城區,探訪了正在邊規劃、邊招商、邊建設中的啟動區,親身感受到了令人振奮的場景。
A龍頭高昂,由高端起步
作為黑龍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哈爾濱被冠以哈大齊工業走廊『龍頭』的稱謂。在啟動區建設上,哈爾濱也毫無疑問地走在了前列。
工業走廊哈爾濱段包括4個工業新區,分別是江北工業新區、群力新區、香坊工業新區和平房工業新區,每個工業新區裡還包含若乾個工業園區、工業園。江北工業新區與松北區建設整體聯動,群力新區是市政府籌劃多年的『上風上水』寶地,香坊工業新區則依托正在建設的全國18個集裝箱中心站之一,平房工業新區吸納了三大動力、平房三大廠、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工業走廊哈爾濱段的啟動建設充分借助了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
新城區與走廊攜手發展
鏟車轟鳴,泥土飛舞。
哈爾濱松北區,兩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在一片荒地上迅速崛起。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園區、歐美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逐漸露出鋼筋鐵骨。目前,兩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電、暖、路、通訊、給排水等設施在統一規劃下正進行管線敷設,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一片片土地迅速平整,一些『性子急』的廠家已開始蓋廠房,30多戶企業成了哈大齊工業走廊啟動區的『元老』。
松北區剛剛建區一年多,一切都在起步階段,用來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啟動區再合適不過。松北區副區長、松北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總規劃師倪大新說:『哈爾濱松北區建區後,開始了大規模的道路建設、土地平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稍加整理即可轉為工業園區建設。』據了解,作為哈大齊工業走廊江北工業新區的啟動區,位於松北的兩個園區是整個工業帶起步最快、效果最明顯的區域。
東北亞經貿科技合作區和歐美亞高新技術產業區,正好在松北區的東西兩側。倪大新告訴記者,目前松北區共有人口1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萬。改變人口結構,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是松北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除本身需要大量產業工人外,還會帶動相關服務業,給農民變工人、農民變市民提供了一條出路、一個可能。松北正在借助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契機,以『科普大集』、職業培訓等活動為載體,對農民進行科學知識、產業技能的普及,促進農民變市民的步伐,解決失去土地的農民的出路問題。
據東北亞經貿科技合作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已投資2.4億元、市場化融資3億元,開始『二縱一橫』道路及配套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近日11家首批入區企業已陸續開工建設,有來自香港、廣東的20餘家服裝生產企業、20多家俄外貿企業等待入園。
歐美亞高新技術產業區則抓住人纔優勢,從研發、孵化、生產『一條龍』上大做文章。據歐美亞集團董事長西慶國介紹,該園區將打造兩條線,一是研發、孵化、加工『一條龍』,以此滿足高新技術產業渴求人纔、技術依賴性強、更新換代快的特點;二是居家、購物、教育、醫療『一條龍』,以滿足高新技術人纔的生活需求。園區將引進清華大學、哈工大等100家科研院所,整合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人纔資源和項目資源,為哈大齊工業走廊提供科技支橕,為產業發展提供項目源。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13家,5家企業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入區企業可達到20家。
老基地與新園區相呼應
工業走廊新建區域中,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與原有工業基礎相呼應、相促進,延伸產業鏈條。在平房工業新區啟動區,這一理念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平房工業新區包含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工業園區、動力工業園區、平房工業園區等3部分。三個園區互相連接,將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平房三大廠環繞其中,與三大動力遙遙相望。目前,機電工業園一期工程63萬平方米開發建設已經啟動,園區內縱橫5條道路已經竣工,企業周邊供電、供水、排水、煤氣、熱源、通信網絡等設施已建設完成。
為了與原有工業基礎達成共贏,平房工業新區按照哈航、哈電等原有特色,主要吸納和安排電站主機、輔機生產和配套企業,機電類老工業基地異地改造企業,機電行業研發中心、科研機構,汽車產業配套企業等,逐步形成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互補的產業族群。目前,已規劃安排入區企業17家,其中12家已簽訂用地協議,5家開工建設。哈量、哈軸、哈電表等企業已達成入園意向,准備在改制完成後即入駐新區。
新香坊打造走廊物流中心
近日,投資4.2億元、全國18個集裝箱中心站之一、以新香坊火車站為基礎建設的哈爾濱集裝箱中心站建設正式啟動,建成後將成為哈爾濱市的一個內陸港、工業走廊對外貿易的節點,具備接發5000噸雙層集裝箱專列的能力。
依托集裝箱中心站的強大物流功能,在新香坊,一個佔地約1平方公裡的現代物流中心迅速啟動。它將主要承擔國際貿易、國內進口的中轉和集散,功能以大宗商品中轉為主,兼有貨物的重新包裝和簡單的加工功能。物流中心的建設,可加快對俄、韓、日等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大大加強工業走廊的外貿能力。在物流中心周邊,出口加工區、農業研發基地也已開始建設,已有工業企業300餘家落戶其中,輕紡、機電、石化、食品等優勢產業已經基本形成集聚規模。
B龍脊支橕,轉型拓寬走廊
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大慶已形成了以石油、石化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哈大齊工業走廊大慶區域的建設,為其城市和產業轉型提供了極佳契機,具有較好產業基礎、比較優勢、外部條件和發展空間的大慶,正在快速擺脫對石油開采的生存依賴。
一橫四縱的空間布局
根據資源優勢、區位條件、產業基礎,沿鐵路和主要公路為軸線,大慶正在全力打造『一橫四縱』工業經濟帶。按照產業集群發展的要求,大慶將同類或相關產業的項目集聚擺放,沿濱洲線(一橫),主要擺放石化、機械制造等產業;沿通讓線鐵路、薩大路、林肇公路、綏滿和明沈公路(四縱),主要擺放石化、農牧產品加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
哈大齊工業走廊大慶區域,沿一橫四縱經濟帶,共有8個項目區,分別是東城、興化、林源、紅崗、龍鳳、讓胡路、喇嘛甸、宏偉,總規劃面積340.86平方公裡。目前,東城高新技術項目區依托大慶高新區主體區已形成的產業基礎和研發體系,今明兩年要啟動7.06平方公裡建設,50多個項目簽約入園;宏偉化工項目區主要依托大慶煉化公司、石油管理局油田化工集團、大慶油田飛馬公司等大型化工企業,重點建設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2個專業園區,建成全國最大的丙烯衍生物和油田化學品生產、天然氣化工基地;林源輕工項目區將重點發展紡織、玻璃、橡膠等加工業;紅崗項目區則主要擺放建材項目,匯峰房地產、大慶鑫宇華公司等13家公司准備入駐,目前已有5家企業開工建設;龍鳳項目區主要發展粉煤灰建材、化學建材、塑料制品和石蠟產品等石化產品深加工產業。
非油工業『1+5』格局
在穩步發展油氣開采業的同時,大慶通過工業走廊的建設,加快壯大石化接續產業,培育發展農牧產品加工、紡織、新材料、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等替代產業,構築非油工業『1+5』的產業格局。
油氣開采業是大慶的支柱。據介紹,根據石油資源狀況和國家石油戰略,大慶依靠科技進步,提高采收率,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可采儲量,為發展石油化工提供支橕和掩護。並通過推進『以氣補油』戰略,加快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實現規模化開采,為發展天然氣化工提供了充足原料。
在油氣開采業的支橕下,大慶按照年加工原油量1200萬噸的生產規模,采用重油催化熱裂解或深度催化裂化技術,調整現有石化大企業的煉油工藝路線,增加『三烯』、『三苯』等基礎化工原料產量,延伸乙烯、丙烯、碳四和芳香烴等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大慶充分利用天然氣資源,規劃建設百萬噸級甲醇、二甲醚和合成氨等3個天然氣化工源頭項目,發展尿素、復合肥等產品,把天然氣化工做成繼石油化工後,拉動大慶工業經濟增長的又一重要板塊。
工業走廊的建設,為大慶加速轉型提供了最佳的契機,大慶正在從油氣開采為主向非油工業轉變。除石化加工外,農牧產品加工業、新材料業、機械制造業、紡織業、電子信息業等產業紛紛在工業走廊中尋到了落腳之地。通過工業體系向綜合型的轉變,大慶經濟的適應市場能力、應對風險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C龍尾長擺,延長優勢產業鏈
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規劃中,齊齊哈爾意圖明顯:發揮在裝備制造業上的雄厚優勢,努力延伸產業鏈條,增強市場適應能力,促進城市間經濟、技術、人纔等方面合作。哈大齊工業走廊齊齊哈爾段,擬規劃建設南苑、北苑、富拉爾基、昂昂西和江西5個園區,目前南苑、北苑、富拉爾基等3個啟動區已經開始建設。如今,先期建設的富拉爾基工業園區已達到了『七通一平』,
『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水平建設』作為總原則被貫徹始終。在富拉爾基啟動區,無條件服務企業已蔚然成風。富爾農藝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業,隨著不斷壯大,公司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一些外地開發區熱情邀請該企業去落戶。當時,園區組委會深入這家企業,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最終將企業留在了富區工業園區內。工業走廊沒有讓這家企業失望,為了方便農民購買化肥,工業園區將離碾北公路最近最好的地段給了富爾農藝公司,並墊付了50萬元資金,緩解了企業建設資金緊張的燃眉之急。
優良的環境,優惠的政策,一流的服務,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發展目光。目前,工業走廊齊齊哈爾段已經確定的入園企業達20多家,10家企業開工建設,為一重集團、黑化集團等大企業形成了良好的配套能力。
在規劃地圖上,哈大齊工業走廊就如同一條蜿蜒的長龍,將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以及安達、肇東連成了一片。哈爾濱,這座東北重鎮,在國家政策東風的勁吹之下,龍頭已經昂起,伴隨著一個個高科技企業的注冊、一個個大型工業項目的啟動,工業走廊建設已具雛形。
從地域分布來看,大慶位於工業走廊的中段;從產業分布上來看,大慶以能源、石化為主,對工業走廊起著重要的支橕作用。所以,人們正在用『龍脊』來形容大慶在哈大齊工業走廊中的地位———承上啟下,可引進更多的企業加盟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
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母機基地,齊齊哈爾有『國寶』中國『一重』,有『掌上明珠』北滿特鋼,有齊一機床、齊二機床等『十八羅漢』……身處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末端,猶如『龍尾』的齊齊哈爾為了改變工業品種過於單一、產業鏈條過短的狀況,借助工業走廊建設之機,正在全力延長產業鏈條,發展配套經濟,力爭形成完善的工業經濟體系。
作為哈大齊工業走廊中的兩個縣級城市,肇東和安達在經濟發展上均名列全省前列,一個是GDP位居縣級市首位的經濟強市,一個是以牛興市帶動相關產業振興的『牛城』,成為工業走廊帶中兩個行動敏捷的觸角。如今,憑借著多年積累的農牧業特色優勢,結合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政策機遇,兩市正在蘊釀著新的發展。
D龍爪輕舞,特色經濟增亮點
日前,記者走訪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段,正趕上他們與大連銀象公司『喜結良緣』,聯手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創建黑龍江軟件園。預計投資8億元,2006年建成後,將吸引6家軟件企業入園,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此舉,不僅為肇東『項目經濟』再增亮點,也給哈大齊工業走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工業不舉,經濟難興。近年,肇東依托玉米、石油、天然氣資源,借聯靠之勢、存量之勢和民企之勢大上項目,僅去年,全市引資38億元,項目156個。省政府把肇東納入哈大齊工業走廊後,肇東人更是鉚足了勁兒,一面迅速請來專家『把脈』,一面緊鑼密鼓地往開發區引進、擺放重量級大項目。今年上半年,該市已與近百家國內外企業進行了洽談、對接,共洽談引進項目19個,其中超億元項目3個,引進域外資金5.6億元。華潤酒精二期15萬噸酒精、濟仕藥業等一大批項目接踵而至,相繼開工建設。
溫州『一品包裝』是最早入區的企業,日產4萬個紙箱,全部被周邊企業消化掉。公司董事長王文湖說:『來此投資,當初看好的就是肇東人的爽快,有什麼事兒說辦就辦,來了之後一路綠燈,一切順暢。現在,這裡建工業走廊,市場空間越來越大,我們准備再投6000萬元,大乾涂布白版紙和復合紙塑。』
眼下,肇東已投資60萬元對開發區進行了近、中、遠三期規劃,一期路基抬高、線路架設、通訊設備已完成。擬投資8億元,對項目區道路、電力、供水、排水、供氣、供熱、通訊和場地進行『七通一平』建設。今明兩年,肇東將開足馬力,在規劃的市級工業開發區中建起『六園兩區一中心』,在省級項目區中擺放一批省級重點項目,把本地區打造成全省工業走廊的示范區。
哈大齊工業走廊中另一個形象的『龍爪』安達市,它的園區建設在一大片鹽鹼地上,規劃面積84.5平方公裡,分為綜合開發區、精細化工和石油化工3個項目區。據安達市開發區管委會王景志主任介紹,目前,園區內的道路和給排水、電力、通信等工程正在建設中,到9月份將全部竣工,總投資1.5億元。
據悉,目前已有幾十家企業有意入駐園區,即將上馬建設的項目有6家,其中彤瑞藥業投資3640萬元生產獸藥,螯合肥業投資7500萬元生產生物肥料,博達化工產品運輸公司投資2240萬元建設物流運輸平臺,安達誠信總公司投資2836萬元生產機電工程機械產品,勞力乳品機械公司投資3100萬元生產乳品機械加工設備,還有一家企業投資4630萬元進行電線電纜型材加工。
據了解,安達市從哈大齊工業走廊園區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方式,根據項目大小、對財政和社會貢獻度,確定優惠額度,力爭有更多的大項目、『三高』項目落戶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