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1日電 雞西市以盤活存量土地資產、加強耕地保護、規范礦業市場和實現土地資產市場化運營為手段,全力推進節約和集約用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國土資源各項收費8923萬元,是年計劃的101%%,最大限度地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實現土地資源最佳配置。
雞西市市政府擬利用招商引資發展煤炭深加工項目,建立一批工業發展基地,已確定把城子河區廢棄磚瓦廠、恆山區山南破產礦區面積達100餘公頃的閑置土地,專門規劃為重化工項目地區,其他項目用地一律不予安排,達到了集約化、規模化用地的目的。
近幾年,雞西市利用舊城改造土地面積達40餘萬平方米,市委、市政府還動員黨政機關退出黃金地段,騰出土地用於商服用地。幾年來,已先後有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等10餘個黨政機關退出黃金地段,最大限度地顯化了土地資產的價值量。
雞西近年先後有6個國營煤礦因資源枯竭而閉礦,閑置土地13餘萬平方米,同時一些企業也因破產和倒閉閑置大量廠房。以招商引資為主的雞冠區民營科技園原規劃選址是雞恆路兩側的耕地,總面積為76公頃,經該市國土資源局建議,改為利用位於雞恆公路附近閑置的郵政中心和閑置的兆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廠房,節約了大量土地。
雞西青龍山水庫是國家投資20個億的重點工程,安置搬遷的3000戶居民按每戶1畝計算需佔用耕地3000多畝。雞西市在制定安置計劃時,決定集中安排搬遷居民,只佔用土地300畝,節約大量耕地。目前,該市市屬耕地保有量達40.36萬公頃,基本農田面積達33.68萬公頃,比省政府下達面積增加了240公頃。
據悉,今年上半年,雞西市進一步加大土地招拍掛力度,土地淨收益6847萬元,其中掛牌出讓土地43宗,面積21.96公頃,收繳土地出讓金5470萬元。通過推行土地市場化運營,用經濟手段控制了土地資源的人為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