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養事不養人 哈爾濱創新事業單位改革模式
2005-08-22 14:59: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高淑華 李國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8月22日電 哈爾濱市創新事業單位改革模式、財政供養體制,穩定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改』出了一片新天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有1/7的事業單位被撤消、合並或轉為企業,編制精簡了1/5,並實行了全員聘用合同制,呈現出人員精、機制活、效率高的良好局面。

  『五聯動』成為撬動事業單位改革的『杠杆』

  哈爾濱市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擁有事業單位近8000個、職工近22萬人,是黨政機關總數的5倍多,全市財政支出的60%以上要用於事業單位,已不堪重負。

  黑龍江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杜宇新說,這次我們事業單位改革沒有走簡單『減人增效』的路子,突出轉換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考慮到事業單位改革的內在關聯性很強,『牽一發而動全身』,一項改革沒有相關部門配合很難成功。為此,我們決定這次實行配套改革,在政策措施和組織方式上進行創新。

  在改革組織方式上,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實行人事、編制、財政、勞動和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辦公制度,相互支持,同臺『唱戲』,有效避免了職能部門之間扯皮現象。制定改革政策時,把涉及事業單位機構設置、財政供養制度、用人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改革內容統籌考慮,注意相互銜接配套,使涉及多個部門的改革難題一下子迎刃而解,改革效率明顯提高。

  過去一些事業單位混崗嚴重,大家都吃財政『大鍋飯』。這次他們對事業單位改革實行組織、人事、編制、財政和勞動等五部門聯合辦公,清理機構、編制及經費供給渠道,重新界定事業單位人員身份,把編制落實到人頭,對人員重新登記造冊,錄入微機。

  『五聯動』辦公制度,使這個多年無解的難題解決了。共清理出未經批准擅自設立的『黑機構』134個和自定『編制』8575名,一次性清退長期借用人員、臨時工、長期病休人員、擅自出國或逾期不歸、停薪留職人員達7700名。『五聯動』還大大促進了事業單位的規范管理,從機制上避免了過去『越改革人越多』的弊端。

  養事不養人動了事業單位的『奶酪』

  用管理黨政機關的辦法管理事業單位,編制和經費由政府統包統管,職責不清、機制不活一直是事業單位的『頑癥』。哈爾濱市大膽采取養事不養人、事企分開的措施,把過去對事業單位按『人頭』撥款變為按『養事』撥款,實行分類管理。對事關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從編制和經費上給予保障;對職能已轉移、經費無來源或市場無需求的事業單位予以撤消;對機構重復設置和職責相近的合並,對保留的事業單位采取定類別、編制、職責、經費、人員結構等"九定"措施,分清職能,規范管理,把事業單位改革與調整優化布局有機結合,促進了管理體制與機制的轉變。

  哈爾濱市建築質量監督總站是四個單位合並後新組建的單位,剛到任的方站長告訴記者:『合並前四個單位在工作職能上常有交叉,效率很低,合並後人員少了,效率反而高了。』據統計,目前,哈爾濱市直所屬的746個事業單位中被撤消、合並和轉為企業的佔37.5%,通過精簡機構減少財政撥款事業編制2535個,精簡比例為11%;精簡自收自支事業編制7253名,精簡比例達71.9%。僅哈爾濱市氣化工程建設指揮部等5個局級事業單位轉企,就收回事業編制894名,處級領導職數103名。

  采取『四管齊下』措施,是哈爾濱市推進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成功經驗。他們明確規定,具備條件的經營性後勤保障類事業單位整建制轉企,收回事業編制;確定為財政補助的事業單位,按『空一收一、走一減一』的原則,逐步取消工勤編制;非財政補助的事業單位全部取消工勤編制;新設立的事業單位不再核定工勤編制。對改革前已在工勤崗位的現有人員實行身份不變、待遇不變、撥款渠道不變。對新聘用的工勤人員取消『終身制』,實行聘用合同制,有效推進了佔全市事業單位編制10%的後勤服務社會化、市場化改革。

  建立保障機制,為事業單位改革『保底』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改革,最大的難題就是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哈爾濱市在充分考慮財政的支橕能力和職工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對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建立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的養老保險機制。對改制前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實行"四不變"政策。即在職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工資基數不變、繳費比例不變、計發標准不變、退休審批部門不變。對轉企後新進人員,按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執行,消除了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體制障礙,從機制上保證了這次改革的穩定推進。目前,全市事業單位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參保率已達98%。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崔麗萍告訴記者,『我丈夫一直想出去單乾,沒辦養老保險前,因為沒保障不敢出去,這次「三險一金」解決後,他當即選擇了自謀職業。』

  轉崗不下崗,實行人性化操作是哈爾濱市這次事業單位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舉措。哈爾濱市人事局局長梁三基告訴記者,這次改革能穩步推進,就是改革沒有簡單用『一刀切』的辦法減人增效,同時給各主管部門及基層單位留下操作空間。五常市事業單位改革後,有數百人成為未聘人員,市裡出臺政策將這些人安排到城鎮社區和社會綜合治理、城建管理和街道清潔工作。重新上崗的李曉光告訴記者:『過去一說改革,就是減人下崗,沒想到這次改革政府做得這麼到位,用人機制上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實行競爭上崗,還給我們下崗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這樣的改革我們從心裡服氣和支持。』

  新機制給哈爾濱市事業單位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說起這一切,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局長叢科明十分興奮:『改革前我們局事業和企業670多人混在一起,大家都靠財政養著混日子。這次事企分開後,通過競聘局機關只留下25人,大部分人轉到企業,經營機制變了,門票收入比過去增加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