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電 (記者 高長利)近年來,黑龍江墾區農機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入,以家庭農場和職工投入為主體,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種形式並存的農機經營機制給墾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大馬力農業機械引發的『精准農業』技術為墾區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精准農業』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等技術,通過變量控制的農業機械與裝備,實施標准投入,獲得最佳效益的現代農業技術管理體系。2004年,黑龍江墾區全面引進『精准農業』技術,精心啟動了現代農業裝備工程,投巨資從美國凱斯、迪爾等公司引進226套集衛星定位、數字遙感、信息化采集系統為一身、世界一流的180—450馬力的智能化農業機械,改寫了墾區以老式農機主宰農業機械化的歷史。
![]() |
友誼農場第五管理區第二作業站從美國引進的大型農業機械 |
今年,黑龍江墾區投資4億元,裝備了102個現代化農業旱區。大馬力拖拉機的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復式作業的效率。『十五』以來,墾區的農業機械化開始朝著農業生產全過程、全作物、全方位延伸。
『大馬力』農業機械的使用、『精准農業』技術的推廣帶動了墾區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墾區的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5%,其中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科技貢獻率在40%以上。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墾區將投資48億元,武裝800多個農業現代化旱田、水田作業區,使農業生產全部實現裝備現代化、作業標准化。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以上,幫助農村代耕和租種土地3000萬畝。屆時,黑龍江墾區糧食單產將提高15%左右,新增糧食10億公斤,糧食總產量達到100億公斤。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