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有24日電 在齊齊哈爾建華區文化街道,每天清晨和傍晚,人們在社區的廣場總會看到笑容洋溢的秧歌隊、亭閣中悠閑下棋的老年人、游樂場上天真歡笑的兒童……這樣的情景在齊齊哈爾的大街小巷無處不見。齊齊哈爾各大社區在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基礎的同時,圍繞為民、利民創新活動載體,多措並舉構建和諧社區,把先進性教育活動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
先進性教育萬名黨員進社區
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居住在建華區安居社區內的金融、交警、信訪等十個部門的黨員乾部,利用休息時間為社區的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68歲的王佔中老人頗有感慨地說:『以往水、電費都要走出社區很遠去交,現在這些黨員利用休息日在社區裡辦公,在家門口就能交費,真是方便極了。』
龍沙區彩虹街道青雲社區是齊齊哈爾最大的社區,他們把發揮在職黨員的優勢應用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來。在『萬名黨員進社區,幫學、送學、促學』活動中,將助學的方式與社區黨員的實際情況結合,對於有病在身、行動不便的黨員,社區內的在職黨員采取電話送學、上門送學的方式助學。居住在青雲社區的76歲老黨員張興相,患有末梢神經炎,雙手因顫抖無法寫字,與他結對子的機關黨員便來到他的家中,為他讀必學的篇目,還幫助他記錄學習筆記。目前,在幫學、促學活動中,機關黨員共為社區黨員送去各種學習資料1000餘冊、光盤20張。
黨員實實在在為社區居民排懮解難
為扶助社會弱勢群體,鐵鋒區龍華街道龍南一社區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愛心救助活動,在社區內成立愛心超市,社區內的低保戶、貧困戶每個月都會到愛心超市領取他們所需的物品,讓弱勢群體得到關愛,營造了『超市雖小、愛心無限』的良好氛圍。
給社區的孤寡老人安裝『愛心門鈴』是龍南一社區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的又一舉措。鈴的一端是社區的孤寡老人,另一端則是社區志願者、黨員服務隊。80歲的李秀文大娘患有心髒病,兒女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身邊沒有親人照顧的李大娘,平時生活中的困難是靠鄰居的照顧。自從安裝『愛心門鈴』以後,李大娘多年沒有打掃的房間煥然一新了,買米、買面的事情再也不用發愁了。李大娘激動地說:『社區黨員對我的照顧和幫助,比自己的兒女做得都周到。』
此外,龍南一社區制作了印有社區乾部、街道居委會乾部、外勤民警姓名、聯系方式及居民常用的服務電話的2000張『愛心聯系卡』,為社區居民生活中遇到困難尋求幫助提供了便利。
再就業工程是社區先進性教育的具體工作
隨著下崗失業人員的不斷增加,他們的生活出現了一些困難。社區乾部千方百計想辦法廣開就業門路,為下崗失業職工送技能、找崗位,幫助他們增加收入,使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龍南一社區為解決年齡偏大、體弱多病和殘疾人不好找工作的實際情況,積極與順發手工藝品加工部聯手協作,舉辦景泰藍制作和手工藝刺繡培訓班,使他們掌握這門手藝,在家裡不出門就可以加工制作,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僅這一項解決了社區中23人的就業問題。為安置更多的下崗職工,社區成立服務網點,主要經營日用品、飲食服務等,既方便居民生活又提供了就業崗位。目前,龍南一社區已有家政服務、醫療衛生、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十幾家企業,安置下崗職工638人,實現了全就業社區。
龍沙區新宮社區采取發展社區服務業最大限度地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做到政策送到家,崗位送到人,服務送上門,及時救助的長效幫扶機制,成為齊齊哈爾市第二家全就業社區。社區內先後建起了煙草專賣店、社區托老所、服裝店、饅頭房等便民利民的服務網點,對下崗職工有技能無資金的,社區黨員幫助籌集資金,聯系房源。同時,對社區的112名下崗職工逐一建立檔案卡,發現一個幫扶一個,幫扶一個就業一個。先進性教育活動在社區中的開展,密切了社區黨組織、黨員與群眾的關系,形成了廣大黨員、居民群眾共創和諧社區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