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電 今年26歲的陳某,在2002年至2005年之間,自稱省政法委副處級乾部,以介紹子女到公安局工作,分別騙取被害人張某7萬餘元、李某18萬餘元。8月15日,哈爾濱道外區人民檢察院以詐騙罪將陳某提起公訴。
陳某大專畢業以後,一直沒找到稱心的工作。細心的他發現,有不少大學畢業生的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就業想盡了辦法,甚至不惜高價來買工作。為此,他決定鋌而走險。他花錢買了很多考究的西裝和公文包,見人便自稱是省政法委工作人員。雖然陳某年紀輕輕,卻長著一張極為成熟的面孔,加上他頗有氣質的談吐和偽造的工作證件,令接觸過他的人都深信不疑。2002年夏天,陳某經人介紹認識了被害人張某,當時,張某的兒子正面臨大學畢業。陳某熱心地對張某說,我們領導手裡有幾個公安局的工作名額,我可以幫你爭取過來一個。雙方接觸幾次後,張某便對陳某深信不疑,便全權托他幫忙辦理,並先後給了張某『活動經費』共計7萬餘元。張某也沒閑著,今天說請某某領導吃飯了,明天說某某領導已經批條了,甚至還偽造了『招考試題』和『報到通知』等等。同時,他又用同樣手法騙取了李某的信任,先後騙取『活動經費』共計18萬餘元。
今年5月,受到陳某百般推托,感到給子女找工作無望的張某和李某向警方報了案。很快,陳某被抓獲歸案。
道外區無業人員戴某,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就以幫忙找工作為名,詐騙6起,涉案金額高達30餘萬元。日前,戴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自2002年8月開始至2003年8月間,戴某自稱省公安廳工作人員和黑龍江綠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理,以幫忙辦理某某大醫院護士、煙草公司稽查人員等等為名,先後騙取6名被害人的『活動經費』和『好處費』共計30餘萬元。在事情敗露後,戴某潛逃至石家莊等地,日前,被當地鐵路警方抓捕歸案。
警方提示:莫存僥幸心理莫信騙子謊言
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以找工作為名進行詐騙的案件數量上昇十分明顯。為此,警方提示市民,在幫助子女就業時,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相信騙子的許諾,只要細心核對一下身份,就很容易揭開騙子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