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3日電 連日來,記者接聽的熱線電話中,大部分熱心讀者認為,復建的『尼古拉』要體現出原有建築的精髓。與此同時,很多讀者認為電力大樓是博物館廣場總體建設中的『敗筆』,必須盡早拆除。
建電力大樓是規劃的失誤
幾天來,哈市攝影協會會員孫秉濤三次給記者打來電話,兩次給記者郵來手寫信件,一次來到報社並送來裝裱精美的攝影作品,目的只有一個:復建『尼古拉』。談到復建的理由,孫秉濤動情地說:『它,真的很美。復建了,咱哈爾濱人臉上有光,作為哈爾濱窗口的博物館廣場,將更亮麗。』哈市供銷社乾部王桂生表示;討論復建『尼古拉:,探討拆除電力大樓和『玻璃大棚』,政府決策部門要站出來說話,不能只論無果。當初建設電力大樓就是失誤,現在就應該早作亡羊補牢的方案。
電力大樓與廣場不協調
哈市交通局運管處欒允珍認為,『尼古拉』不僅要原址原樣復建,還要恢復整個博物館地區統一、和諧的原有建築風格。他認為,電力大樓和『玻璃大棚』的存在,破壞了整個博物館地區的建築風格。復建『尼古拉』,就要拆掉玻璃大棚。拆掉電力大樓,就會露出後面的原意大利領事館的小樓,會使整個博物館地區顯得統一、協調。
在動力區國稅局工作的范崇羽建議,要把復建的『尼古拉』建成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築。『尼古拉』正對著哈爾濱火車站,復建時,應該加高地基,拆除礙眼的電力大樓,讓外地人一出火車站就能看到『尼古拉』,不僅體現了哈爾濱的歷史沈淀,而且也讓『尼古拉』成為哈爾濱的標志。
不建『尼古拉』也耍拆電力大樓
哈醫大張瑞泰的辦公室掛著一幅『尼古拉』的照片。張先生說,即使討論的結果是不能復建『尼古拉』,也要把電力大樓拆掉,不然的話,博物館廣場的歐陸風情勢必會消失殆盡。
哈爾濱亞麻廠張修傑認為,要建就要原地原樣,交通問題可以解決。而電力大樓,非驢非馬,體積過大,早拆早好。最近幾天,鐵路醫院的李彥齡大夫和同事們的談資總離不開『尼古拉』。大家討論後一致認為,對於電力大樓的拆與留,正在考驗政府決策者的公信力。言必行,行必果,是政府排除萬難造福城市應具備的魄力。與此同時,大家也在分析,為啥哈爾濱人會有復建『尼佔拉』的念頭,琢磨來,議論去,最後的結論是」,『玻璃大棚』和電力大樓太難看了,所以激發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記者接到韓秉昌、肖偉倫、胡寶泰、吳宏生等讀者的電話,這些讀者的看法是,歷史已塵封,復建投人大,哈爾濱不富,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了位叫宋季賢的讀者在反對復建『尼古拉』的同時,也表示電力大樓和『玻璃大棚』的慘狀同樣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