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尼古拉』令哈爾濱首批女交警田桂芝魂牽夢繞
2005-09-05 13:34:2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譚立順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9月5日電 『從1960年到1963年,我一直在「尼古拉」附近的交通崗執勤。3年內進了「尼古拉」兩回,雖然只看了前殿,但覺得它十分美,直到現在,還對當初沒能看全裡面的景觀而遺憾。』當記者和哈爾濱市第一批女交警田桂芝聊起『尼古拉』時,老人陷入了美好而遺憾的回憶中。

  64歲的田桂芝,18歲應招培訓後,成為哈爾濱第一批女交警。據田桂芝老人回憶,當時哈爾濱有40多名女交警。1960年9月,她被分配到博物館廣場執勤。老人幽默地說:『當時自己個兒高、長得標致,就被分到了當時哈爾濱最顯眼的南崗。』說起交通執勤,田桂芝說,當時她和戰友們分成幾個小隊輪流出勤,站兩個小時換一次崗。每個人手裡有一個用電池作能源的電指揮棒,挎在腰間。服裝是白衣服、藍褲子,帽子是軟帽,帶有白色的帽罩。每天5時出勤,22時收崗。『我們也是街頭一景,路人經過總要對我們多看兩眼。』老人自豪地說。

  在當時的『尼古拉』廣場,田桂芝經歷了三個春秋的雨雪風霜,也與美麗的『尼古拉』朝夕相伴了3年。當時,她們是在『尼古拉』的周圍流動執勤,而且住的宿捨在建設街,離『尼古拉』也不遠。『那時候纔十八九歲,看到俄羅斯人和咱長的不一樣,心裡就有一種距離感。再加上當時中蘇關系緊張,也不允許咱們進教堂,所以總覺得「尼古拉」很神秘。』田桂芝說。就是這種好奇,終於促使田桂芝找借口進入『尼古拉』了。第一次,田桂芝和當時在『尼古拉』裡的俄羅斯人交談,說自己口渴。『我說中文,他說俄語。好像是那個俄羅斯人說「行」還是「可以」,不知道俄羅斯人是否聽懂了,反正他讓我進去了。』田桂芝說。

  談到對『尼古拉』的印象,田桂芝說:『我只進到尼古拉的前殿,裡面滿是雕像和畫像,十分漂亮。感覺裡面有些陰冷,由於是一個人,又沒有得到批准,所以兩次進去,都沒看到教堂裡的全貌,到現在,還覺得些遺憾。』

  聊起《生活報》正在進行的關注復建『尼古拉』的報道,田桂芝說,這個討論非常好,無論從哪個角度說,把『尼古拉』復建起來都是一件好事。『當初的「尼古拉」外面是兩個小柵欄,把行人攔在外面。柵欄裡面還種了很多樹,綠樹掩映著圓形建築和五個洋蔥頭,顯得十分精美。和索菲亞教堂相比,「尼古拉」要漂亮得多。』說著說著,田桂芝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