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電 從去年開始,美國刮起一股飲食復古潮流『生食革命』,提倡生食蔬菜、水果、魚、肉等,說是直接吃進去這些純淨自然的東西,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食物的營養。一位年近50的美國婦女科恩,受了將近20年鉛中毒的折磨,她看了幾十位醫生,嘗試了針灸等各種療法,都沒有收到理想效果。幾年前,科恩開始嘗試『生食療法』,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體內的含鉛量明顯減少,她不再受鉛中毒的痛苦折磨了。女科學家安妮·威格英爾身患癌癥,已經沒有治愈的希望,可是她求生的欲望非常強烈,她放棄了其他治療措施,采用生食療法,一日三餐都吃生食,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奇跡出現了,她竟然又活了20年。
我國在生食蔬菜水果的基礎上,有人生吃雞蛋、生吃牛肉、生吃魚……筆者的一個朋友生性豪爽,每逢聚會,酒至半酣,便會倒一杯啤酒,打裡一個生雞蛋,那雞蛋打著漩渦在啤酒中沈浮,蛋清、蛋黃清晰可見,他很瀟灑地端起酒杯,『咕嘟』一聲,一飲而進,說是『原汁原味,不破壞營養』。
可是,保健專家對此極不贊成,他們認為,生吃雞蛋或者吃半生不熟的雞蛋不衛生,因為雞蛋最容易受到沙門氏菌感染,生吃或者半生不熟地吃,會引起其中大量的沙門氏菌感染導致腹瀉,嚴重者可能引起中毒、休克,甚至死亡。據專家介紹,雞蛋看似被密不透風的蛋殼包裹得嚴嚴實實,其實,在放大鏡下看,蛋殼有許多小孔,雞蛋就是通過這些小孔進行呼吸。在產蛋過程中,蛋殼被很厚一層黏液包圍,產蛋結束,黏液乾燥成一層透明的薄膜,附著在雞蛋表面,對雞蛋有保護作用———這也是辨別鮮蛋還是陳蛋的標志之一。但是,這層蛋殼外面膜是水融性的,時間長了,受潮、雨淋或者水洗,這層保護膜便不復完整,細菌就可以長驅直入,尤其是令人討厭的沙門氏菌更易入侵。專家介紹,雞蛋在加熱過程中營養成分是會損失一些,但是損失的很少,微乎其微,維生素B1、B2也就損失10%左右,無大妨礙。
專家指出,沙門氏菌最容易污染食物,除了雞蛋以外,牛肉、羊肉、豬肉、禽肉都極易受到感染,吃了被感染的食品、尤其是生吃都會出現不同的癥狀。有少數人食用的少、感染的輕、身體抵抗力強,癥狀很輕微、或者沒有什麼癥狀,但是這種人具有傳染性,他可以傳染給別人、尤其是體弱者。
專家還指出,生魚、生牛肉除了含有細菌以外,有的還含有寄生蟲、或者寄生蟲卵,生吃會隨著食道進入人體內部,對食者健康危害極大。腦囊蟲患者大都是食用了豆豬肉以後,囊蟲卵通過食道進入人體,隨著血液循環,最後定居在大腦裡了,其教訓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