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虎林興起『循環經濟』 『黃色污染』物成『搶手貨』
2005-09-08 13:37:37 來源:雞西新聞網  作者:陳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8日電 細心的虎林人發現以往常散落在路兩邊的稻殼,現在不見了。這是因為『循環經濟』的發展,使昔日的『黃色污染』物成了今日的『搶手貨』。

  虎林市素有水稻大縣之稱,區域內綠色水稻已達260萬畝。水稻年產量可達130多萬噸,這些水稻僅按70%轉化加工,年可生產大米60多萬噸、稻糠10多萬噸、稻殼20多萬噸。此外,全市每年還有近130多萬噸的稻草。生活在虎林的人們深有感觸,每到大米收獲加工高峰,焚燒稻草使得到處『濃煙四起』,散落的稻殼遇風就飛。

  虎林市在今年的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中,優先上『循環經濟』項目,興海米業年加工大米3萬噸,為了解決稻殼問題,該廠安裝了四條碳棒生產線,用稻殼再生利用加工成碳棒,可日產20噸碳棒,用碳棒代替型煤,可減輕城市污染外,還為企業節約了資金。目前,碳棒生產在虎林已普及開來,許多大米加工企業都來考察欲上此項目。虎林市清河泉米業,自2000年就利用稻殼發電。這是國內首家成功利用稻殼燃燒技術進行發電的熱電廠,年可處理稻殼1萬噸、發電600萬度,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100萬元。將要上馬的完達山電力集團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基本可以吃掉虎林地區的稻殼。

  為了解決稻草和米糠問題,虎林市多方出動,引進了中密度均質板(稻草板)項目和科技含量極高的米糠油精深加工項目,這兩個項目年內可投入生產。

  此外,虎林市慶勝水泥新上的利用虎林發電廠廢棄的粉煤灰制作水泥、砌塊項目,機關工委引進的利用廢棄塑料生產塑料顆粒項目,都是堅持『循環經濟』新理念的具體實踐。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