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個人時間少 壓力大 受關注程度高 中小學教師『心累』
2005-09-08 14:02:4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9月8日電 據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姚春榮提供的數字,教育行業已經成為社會中壓力較大的幾個行業之一,教師也成為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疾病的高發人群。

  姚春榮介紹,近日,教育部中小學健康課題組進行了一項心理調查,一共有2292名教師參與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51.23%的教師有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有輕度心理問題,16.56%的教師有中度的心理問題,2.49%的教師患有心理疾病,完全沒有心理問題的教師只佔很小的比例。教師們形容自己執業的主導心態時,麻木、焦慮、郁悶、無可奈何等大量的消極詞語佔很大的比重。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教師們心理疾病的發生?姚春榮認為,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師的職業素質也不斷提高,這種職業需要成為教師職業壓力過大的首要因素。據介紹,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以適應課改的要求。一些學校也以制度化的規定,迫使教師進行學習。『有個初四的教師,每天早晨六時從家裡出發上班,晚上21時30分纔能回到家裡,吃完飯還要批改作業。同時,她每學期還要寫出三萬字的學習筆記。』姚春榮說,教師幾乎沒有自己支配的時間。而且大量的教師在放假期間也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假期往往被學校的工作、科研論文所佔據。

  另外,學校采用聘任制或末位淘汰制,使教師面對巨大的失業壓力。哈爾濱市的教師聘任制改革於去年年末結束,全市11萬中小學教師均與學校簽訂了聘任合同。與過去的『鐵飯碗』相比,壓力驟增。同時,出於不同的管理理念,部分學校采取嚴格的『末位淘汰制』,即使水平合乎課改的要求,但是在綜合排名時排在了末位,仍要遺憾地被淘汰掉。

  第三,來自社會的關注特別是學生家長的關注,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姚春榮指出,一旦教師出現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師帶著心理問題從事教學工作,輕則造成學生的厭學,重則出現對學生施暴的情況。』姚春榮說。

  據了解,在哈爾濱市目前還沒有針對教師心理疾病這方面的機構和措施。一些學校設置了心理教師,但他們只面對學生進行施教,教師本身的心理問題卻被忽視。姚春榮認為,面對教師壓力過大,學校和社會應該給予高度的人文關懷,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到學校的領導制度中,為教師減壓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家長們不要對教師提出苛刻的要求,教師的心理健康也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心態的調節,每天早晨給自己好的暗示,並找一個正常的渠道適當宣泄。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