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2日電 豐收在即,望著日漸粗實的玉米棒兒,海倫市永合鄉群眾村的農民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又是一個豐收年!性急的人已經開始盤算今年能增收多少了。
原來,自2002年該村特色農作物生產合作社成立以來,農民自產的青玉米通過合作社統一速凍加工、銷售,每穗至少比自己單乾多掙0.12元。去年,同樣的地挨地、壟挨壟,合作社農戶人均收入比全村人均收入高出360元。
群眾村的生產合作社走的是經紀人領辦的路。2000年春節,該村農民經紀人董偉在大慶市看到速凍玉米每穗要賣上一元錢,當下盤算:一畝地至少可加工3.5萬穗,一穗一元,這效益比辦工廠都大呀!回家後,他馬上諮詢專家、購買種子,當年就把自己的承包田全都種上了甜粘玉米,秋後速凍,投放大慶市場,很快銷售一空。這一年,他種地的收入第一次超過了萬元;第二年,他串聯幾戶親屬種植了75畝『速凍』玉米,再次豐產豐收。在他的帶動下,到2002年,全村種植速凍玉米的農戶達42戶,面積150畝。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父老鄉親的信任與熱望,使董偉領辦專業合作社的事水到渠成。
專業合作社在提昇農民組織化程度上的有益探索與良好效果,讓董偉的特色農作物生產合作社從一誕生就備受關注:市供銷社經考察論證,幫其建立了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注冊了翔宇牌農產品商標,並成立專業加工廠帶動農戶增收。他們投資30萬元購進高壓蒸汽鍋爐,將原來落後的鐵鍋水煮加工法改進為采摘後直接高壓滅菌再進冷庫速凍的現代化加工方式,實現了產品標准統一;合作社還配備專職質檢員,保證原料大小均勻,漿度適宜。
由於產品質量的提高,其銷路迅速擴大並走出國門。幾年來,合作社生產的350萬穗速凍玉米全部打入韓國市場,為入社農戶創收120萬元。經營品種也由速凍玉米擴大到速凍倭瓜、馬鈴薯、小米等5個品種。如今,許多外鄉農民也紛紛要求加入他的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