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小城之變 通河如何多元化經營小城鎮
2005-09-26 09:13: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鐵成 陳猛 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6日電 近日,通河接待了依蘭主要領導率領的小城鎮建設考察團,考察後的評價是:通河是面鏡子,對照可知道自家短長和努力方向。

  通河今年實施了城建九八工程(9000延長米白色路面、8項基礎設施),在沿江風景帶正在崛起7幢高層商住樓,城內街巷全部硬化,大面積綠化、燈飾化和管理規范化將小城裝扮得整潔靚麗。這是通河2002年以來的『雙七』、『雙十』和『雙九』城建工程的繼續,四年來累計實現建築增加值4.8億元,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37.1%,拉動經濟年均增長3個百分點。

  觀點

  縣委書記喬書江:我們的名城戰略就是以經營城市的方式,創造優良的生活、生產和投資環境,形成聚集和輻射效應,帶動社會全面發展。

  縣長趙洪君:小城鎮建設要抓住建設和管理兩個輪子,追求經濟和社會兩個效益,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投資7.5億元,小城鎮變了模樣

  5年前,縣長趙宏君到通河上任時,縣城只有兩條十字型水泥板路,90%的街巷都是土道,商販亂擺亂放、居民亂傾亂倒現象嚴重。他的印象是:『晴天滿街灰,雨天一路泥,冬天冰雪阻道,春天垃圾成山』。通河城鎮建設的滯後,導致二三產業比重過小,農業人口比例過大,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

  從通河實際出發,新一屆領導班子把加強城鎮建設和管理擺到縣域發展的統領地位,提出了把通河打造成松花江中游的名城的戰略構想,采取經營城市為主的多元化投資模式。經過幾年努力,通河的城鎮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累計投資7.5億元,拆遷面積20.8萬平方米,新建樓房200棟,建築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僅通河鎮就修白色路面77條110公裡,今年向鄉下延伸,8個重點扶貧村各修2公裡,2個重點鄉鎮各修5公裡。基礎設施的水、電、氣、供熱、通信等網線得到全面改善,地下合理布局,地上掃除『蜘蛛網』。綠化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不久前,江畔帶狀公園建成開放,成為居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通河先後被省和哈爾濱市評為城鎮建設和規劃管理先進縣,去年還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縣。

  城鎮建設發展的快與慢關鍵在資金。通河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建設,百姓受益』的方針,采取政府、集體、企業、個人投資相結合的辦法,培育多元投資主體。

  招商引資。先後出臺了51項優惠政策,通過動遷優惠、審批簡化、費用減免等,吸引投資商。已有天津美震公司開發兩座16層商住樓、營口興泰公司開發萬米步行商業街、大連匯海公司開發『三農』服務中心等,有十多家外埠企業來通河開發城鎮建設項目,累計投資15.1億元,完成各類建設項目366項。

  內部挖潛。已有全縣74個部門和個體私營業者,投資5100多萬元開發建設了6.1萬平方米商住樓。

  向上爭取。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機遇,各部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城鄉電網改造、郵政通信、給排水基礎建設方面獲得配套支持資金1.26億元。

  建設出成果,管理出效益。通河實行了『門前四包』制度,簽定責任狀,將城管責任分解落實到戶,行之有效。

  把執法與服務結合起來。今年以來,清理取締佔道經營市場4個、攤販160多個、門前擺貨67家。指定地點,統一棚廈標准,安排修車、修鞋等業戶便民服務,實現了商家退路進廳、進場、進院經營。增設衛生箱118個,增加保潔員50名,實現全天候保潔,垃圾當日清運。

  獎懲嚴明。上半年通報批評了51個違規單位,提起行政訴訟14個單位、20個人。同時,表彰了衛生單位、綜合治理單位、道路改造先進單位78個,樹立先進個人典型50人。有1.5萬人次參加周末義務勞動,形成了『人人是通河環境,人人代表通河形象』、『建設家鄉,人人有責』的輿論氛圍。

  現代化小城牽動了各業發展

  城鎮建設生成了產業聚集和輻射帶動效應。

  通河引導企業以產業支持城鎮建設,注意培育和壯大優勢主導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綠豐集團、紙業公司、哈中藥六廠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了建築材料、裝飾工程、運輸以及餐飲服務業發展。幾年來,全縣共發展私營企業172家,個體工商戶2180個。僅工業小區,去年就新入戶中小企業18家,其他街區新發展16家,年創產值4000多萬元。

  還興建了與城鎮規模相配套的農副產品、大牲畜、生產資料、建築材料、服裝百貨等六大集貿市場,拓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空間,推進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目前,全縣依托小城鎮建設各類市場19個,年交易額4.5億元,門市房由300多個,發展到1850個,農民進城從事運輸、商貿、服務業的人數增加到12500人,城鎮6000多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幾年來,由農村向城鎮轉移人口2.6萬人,季節性農村富餘勞動力參與城鎮建設平均日3000餘個,搬入城鎮經商或勞務的長期住戶2500多戶。

  今年最大的招商項目,河南樺林集團投資9億多元建設的松花江大橋,即將在9月底開工,這將徹底改變通河交通閉塞的狀態,貫通南北的鐵通路將使通河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使通河的投資置業更具昇值潛力。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