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蘿北縣嘟嚕河濕地開發過度保護成難題
2005-09-28 13:13:3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李曉滿 崔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8日電 嘟嚕河濕地的面積是日漸萎縮的。9月19日,記者到嘟嚕河濕地采訪時,蘿北縣林業局濕地保護辦趙主任說,去年他們纔接管嘟嚕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此前的濕地管理和保護歸蘿北縣開發辦。

  提到濕地保護,趙主任面露難色:『縣裡不給投錢,不給編制,保護濕地的所有支出都是林業局墊付的,怎麼保護?』

  從開發到保護的轉變

  當我們進入嘟嚕河濕地保護區葦場鄉葦場村區域的時候,看到的場景很哀婉:一望無際的濕地上,有明水的地方只是星星點點,覓食的大鳥在少得可憐的水面上『挑挑揀揀』,成群的牛羊佔據了我們視野所及的大面積曾經是濕地的旱地。

  『上邊對濕地的「保護」就是放任,等濕地慢慢地乾了,他們就可以開發了。』知情人說。

  蘿北縣大規模的濕地開發始於1996年。下面這段文字出自一本印刷精美的名為《金色的希望》的畫冊:『葦場小區……是一處發展農業生產的寶地,由於該區沒有水利工程,多年積澇,始終未開墾利用。葦場小區開發後,10萬畝土地已全部實現方田化,新增生產能力3037.5萬公斤……另外,通過發包土地,年可為縣財政增加收入460萬元。

  2001年8月27日,葦場濕地所在地的鎮政府在轉發縣政府的文件中態度完全轉變了:『今後發展農業生產……不能靠開墾濕地擴大耕地規模來實現,對現有濕地資源要全面規劃,全力建設,有效保護。』

  記者在葦場濕地采訪期間,一位當地村民對記者說:『什麼土地全部是荒原,那都是騙上面的。那裡本來就是濕地,不是荒原。』

  有關部門經過5年的實踐終於認識到濕地應該好好地保護,然而今天的事實依然非常令人遺憾:有關部門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文件上!

  開發辦管『乾』濕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一場農業大開發的熱潮波及到了作為嘟嚕河濕地中心的葦場鄉,蔥蘢茂密的蘆葦沒能阻止開發者的腳步,隆隆的拖拉機、挖掘機開進了一直沈睡的濕地,受驚的鳥鶴發出淒厲的叫聲成群地向遠方飛去。

  僅僅二三年功夫,幾條深入濕地腹地的砂石公路建成,縱橫交錯的枝乾排水渠被開發出來,它們通過一個強排泵站,大口大口地吸吮著濕地的『血液』———水。沒多久,本來水草相融的沼澤灘涂變成了有關部門所說的『宜農』荒地。

  在當時允許拍賣『五荒』的背景下,有關部門於1995年前後在嘟嚕河濕地葦場中心區建立了『葦場開發區』,1997年至1999年間又在嘟嚕河右岸籌建『嘟嚕河開發區』。

  保護濕地的『斗爭』沒有停止

  開發濕地一開始就遭到了當時葦場鄉村民們的強烈反對,這種反對甚至演變成了一場『斗爭』。

  早年間,濕地茫茫無邊的蘆葦是葦場鄉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葦場人秋忙過後都去割蘆葦賣錢。濕地被開發後,蘆葦公司黃了,兩家造紙廠先後倒閉。濕地裡的水被排乾後,蘆葦被開發者燒掉,這裡特有的蓮花絕跡,很多珍稀魚類資源瀕危。

  令葦場人最不能容忍的是,和他們世代相依為伴的丹頂鶴飛走了,因為在濕地裡修路開渠築壩後,人們更容易去拾鳥蛋、掀鳥巢。鳥兒們走的時候,都在葦場上空盤旋許久,葦場人說,那是它們不願意離開。

  濕地裡的水被排乾了,葦場人的心也在流淚。他們曾做出種種反地開發的舉動,但沒能成功。當嘟嚕河左岸的『葦場小區』建成後,有關部門還要繼續開發右岸,此時,葦場人憤怒了:他們聯合五六百名村民簽名,向鶴崗市有關部門強烈呼吁停止開發,保護濕地,然而這一舉動並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正是在葦場人的強烈反對下,嘟嚕河濕地葦場區域內嘟嚕河開發區在路、渠、電等基礎設施已經建成的情況下,沒有繼續對外發包土地。

  2000年底,嘟嚕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被批准成立。可令人遺憾的是,保護區成立後卻將濕地管理和保護的任務交給了『開發辦』。『開發』的結果就是使嘟嚕河濕地越變越小。

建在濕地裡的房屋。丁毅 攝

  濕地簡介

  地理位置:位於三江平原的西北邊緣,鶴崗市蘿北縣境內,跨該縣團結鎮、農墾軍川農場和普陽農場。

  面積:1.99萬公頃。

  動植物:野生維管束植物344種,動物204種,有一類保護動物丹頂鶴,二類保護動物灰鶴和白枕鶴。獸類32種,魚類30種。

  保護級別:2000年為市級保護區,2003年晉昇為省級保護區。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