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日電 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的匯合處,聚居著勇敢、好客的赫哲族。從前,他們冬天用狗拉著雪橇打獵,夏天劃著小船到江裡打魚。現在,已經沒人再去打獵,但仍然以捕魚生產為主。《今晚報》東北采訪組昨天從佳木斯出發,走進了當年的『北大荒』,穿越了整個三江平原,來到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自治鄉。
『說起國慶節,那就采訪我額娘去』
築在『北大荒』沼澤地上的公路,穿梭著各種飛馳的汽車。公路兩邊黑黝黝的土地上種的大豆無邊無際。赫哲族的村莊就在江邊河汊的山坳裡。鄉裡派赫哲族乾部吳寶利陪同我們入戶采訪。說起國慶節來,吳寶利頓時眼神發亮。他說,那咱們就先采訪我額娘去(赫哲族將父親叫阿瑪,母親叫額娘)。1979年國慶節那天,我們一家祖孫三代上過天安門觀禮臺哩。
赫哲族的房屋形狀很像過去江邊的『撮羅子』(尖狀草窩棚)。吳寶利的額娘正在院子裡曬玉米,見到我們便合掌作揖,嘴裡說著:『細愛依(你好的意思)。』老人叫何桂香,今年68歲,豁達開朗。老人一共有6個兒女,3個兒子3個女兒。孩子們都已經成家,最大的外孫今年都21歲了。說起國慶節來,老人顯得格外激動。她說,是共產黨和新中國,纔使我們赫哲族人過上了幸福生活。尤其改革開放以後,政府無償為我們蓋了新房,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赫哲族人能不感謝共產黨,感謝新中國嗎』
老人還給我們講述了赫哲族人民抗擊沙俄的歷史,控訴了日本鬼子滅絕赫哲族的罪行。她說,那時候,日本鬼子將我們赫哲族人全部趕上山,我們家被分到第二部落。大人沒有衣服,只好用野獸皮圍著遮擋。小孩子沒衣服穿,冬天靠烤火活著。更可惡的是日本鬼子,在赫哲族喝水的小河裡投了毒藥,那年死的人抬都抬不過來了!孩子的爺爺,就是被日本鬼子殺死的。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赫哲族人纔真正翻身解放。我從小生在船上,長在船上,受盡了苦難。男人打魚,女人『挖灶子』(劃槳),冬天就在江邊紮個草窩棚住下。男人冒著大雪去打獵,不然全家沒吃的呀。
國慶節,我們永遠不能忘的幸福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都有自己的房子,都有了溫暖的家,政府還把我們的船換成了機動船。我們赫哲族人民能不感謝共產黨,感謝新中國嗎?咱們國家30年大慶的時候,孩子的三爺爺吳良貴作為赫哲族藝人,到天安門觀禮臺參加國慶。正巧,孩子的阿瑪吳明義作為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成員也到天安門觀禮臺參加國慶(可惜吳明義老人去年去世了,不然我們一定采訪他)。大女兒吳彩雲作為少數民族學生代表,也上了觀禮臺。咱一家祖孫三代人,同一天登上天安門觀禮臺參加國慶哩。我『薩格的阿哥』(意為大哥)何煥章,還跟朱德委員長合過影呢。
前幾年,大女兒吳彩雲參加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小女兒吳彩霞參加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受到了江澤民同志的接見。外孫子周忠饒參加亞洲少兒書法大賽獲得二等獎,去北京時也是國慶節。每年國慶節,我們全家人都聚在一起慶祝,因為這是赫哲族人永遠不能忘的幸福。記者這時纔發現,貼在牆上和擺在桌上的照片,全都是家人與國家領導人的合影。
采訪結束,記者與老人告別時,老額娘揮著手用赫哲族語說:『西鄂尼下,愛及拜的細。』(意為『你要好好生活,下次來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