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創建『百年油田』——大慶油田奮斗新篇
2005-10-06 19:01: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春雷 周曉冰 王淮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10月6日電 在大慶油田采訪,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大慶人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永不止步的精神。

  從當年的石油大會戰到現在的世界級大油田,大慶作為我國最大的油田已經連續創造了45年的輝煌。但在大慶人眼裡,今天的大慶對國家的責任還遠未結束,為了國家的進步和需要,大慶必須肩負起自己新的使命,邁出創建『百年油田』的新步伐。

  『百年油田』,是夢想也是現實

  45年來,大慶創造了生產18億噸原油、完成1萬億元上繳、27年高產5000萬噸的奇跡。今天,全國納稅第一、原油產量第一、油田采收率第一的歷史紀錄還在續寫。

  在歷史的輝煌面前,大慶人除了深感自豪以外,還有一種緊迫感和責任感。時代要求大慶繼續前行。

  從公司董事長王玉普到一線職工,記者經常從他們的口中聽到『百年油田』這個詞。話語背後,透出了大慶人共有的豪邁。

  在備受世人矚目的高產穩產之後,大慶在21世紀以什麼樣的姿態向前發展,更受世人矚目。是在產量遞減中走向衰退,還是在有序調整中尋求新的發展;是在回憶輝煌中扼腕嘆息,還是超越自我不斷演繹神奇?2004年初,大慶油田公司提出了『持續有效發展、創建百年油田』的戰略,用科學的發展戰略做出了負責任的回答。

  創建百年油田,意味著已經創造出奇跡的大慶還需要高產50多年。最了解石油的大慶人不會不懂得油氣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大慶人要創建的『百年油田』,是一個以本土開發為基礎,以海外業務為補充,以優勢技術、一流人纔、先進文化為支橕,具有強勁競爭力、成長力和生命力的百年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既強調開采時間的延續,更注重業務空間的拓展。到本世紀中葉,大慶要實現資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整體經濟效益最優和員工隊伍素質最好的『四最』目標。

  在人們習慣於討論大慶原油產量的可持續性的時候,大慶人已經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個術語上:油氣當量。2004年,大慶發現大氣田,終於在苦苦探尋20多年之後,依靠勘探思路、地質理論和勘探技術的不斷創新,實現了深層天然氣勘探的重大突破,到目前為止,已經探明的儲量就有670億立方米,使大慶油田成為我國東部的第一大產氣區。

  譜寫『百年油田』新篇章的筆墨,正在不斷潑灑。在松遼平原北部的中淺層,還初步形成了四個億噸級的儲量區,外圍海拉爾盆地探明7000萬噸儲量。與此同時,近年來大慶油田的采收率已經突破50%,居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油田正全力衝擊60%大關,如能實現,就等於新增儲量4到5億噸。此外,聚合物驅油開采領先世界的大慶,仍將實現年產1000萬噸的規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

  亦『工』亦『商』,開闢國際化發展路徑

  今年6月15日,大慶油田南三油庫像過節一樣喜慶。由70節油罐車組成的列車駛入站臺,來自遙遠的俄羅斯的4200噸原油注入了南三油庫。

  45年前,也是在這裡,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結束了我國依賴『洋油』的時代。今天,大慶接卸『洋油』,意味著大慶油田實現了由單純油氣生產型企業向生產貿易型企業的重大轉變。在新的歷史使命面前,大慶人又一次站到了時代的前列。

  『請進來』僅僅是大慶油田在國際化發展道路上的一大步,『走出去』則是大慶創建『百年油田』的更具深遠意味的關鍵一步。

  由『工』到『商』的轉變,是一場早已律動的油田深處的革命。大慶憑借著巨大的技術優勢和商譽優勢,僅出賣技術一項,已經開拓了長慶油田、吉林油田等30多個國內技術服務市場,實現產值3億多元。在哈薩克斯坦、伊朗、印尼等國際市場實現產值800多萬美元。與此同時,這些國家多次表示,希望大慶油田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其合作開發油田,這樣我方就可以在不投入資金的情況下靠技術和勞務獲得份額油。

  最近,大慶的拓展戰略又有了新的突破。同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簽訂了地質油藏一體化研究合同,首次進入中海油市場。

  充滿發展活力的大慶,不像一個已過峰巔時期的特大油田,更像一個魅力四射的成長型企業,傲然疾行在中國企業的排頭。

  百年樹人,成就『百年油田』

  去年8月的一天,大慶井下修井一大隊107隊的30名員工在一份決心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與此同時,安全生產部門為他們每人購買了一份人身傷害保險,他們要去打的是一場生死以之的戰斗——封堵昇深2井。

  日產天然氣30多萬立方米的昇深2井,井壓高達27.5MPa,致使井場周圍出現漏氣現象,一旦引爆,不亞於一顆『重磅炸彈』,殺傷力極大。壓力,在這時變成了大慶人的動力,平時演練最短時間為兩小時的封堵施工僅用40分鍾就完工,『氣老虎』被征服了。

  記者采訪隊長趙傳利,在那生死一線的40分鍾裡都想了些什麼?『能想啥呀,就想玩命也要把它拿下』。

  多麼熟悉的話語!當年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在趙傳利這一代大慶人身上延續。

  如果說趙傳利他們對鐵人精神的傳承是一種大慶人的『天性』,那麼在油田公司董事長王玉普他們那裡,就已經昇華為理性的戰略選擇——『謀求資源采掘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在新形勢下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公司工作的兩條主線。』公司黨委書記孫淑光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大會上說:『大慶油田的責任、使命、信念要落實到建設新時期鐵人式黨員隊伍上來。』

  在大慶油田的9萬多名職工中,有2.7萬名共產黨員。每到險難關頭,黨員帶頭向一線、向井場衝已經是一種傳統。

  今年7月下旬,大慶市林甸縣發生地震,采油六廠、三廠、一廠等單位都在震區,在紛紛逃離震區的人流中,時常會有一股股『逆流』,那是奔向震區井場的黨員乾部。震後,黨員搶險隊24小時連續奮戰,用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生產。也是7月下旬,松花江水位迅猛上漲,頭臺油田300多口水井和20座閥組被洪水包圍,廣大黨員帶頭在洪水中奮戰,確保了油田安全度汛。

  當年的鐵人靠人拉肩扛、戰天斗地,新時期的鐵人王啟民則是用科學向大地要油。今天的『大慶人』概念,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實施以業績導向為主的薪酬激勵,以命名表彰為主的精神激勵,以到全適崗位發揮特長為主的成長激勵,以體現重大成果、突出價值回報為主的重獎激勵,這些制度確保了大慶『百年大計以人為本』戰略的實施,促進油田造就核心支橕力量。而『創鐵人基層隊,爭當行業一強』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則為大慶油田對鐵人精神能源的開采創造了新的進尺。

責任編輯: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