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電 近期,黑龍江省很多城市紛紛上調供熱價格,以化解煤炭等能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今冬供熱壓力。哈爾濱市政府在上月末召開的全市供熱動員大會上也透露出今年熱費將上漲的信息。供熱今年是否真的漲價?漲多少?怎麼漲?
企業一片喊漲聲
在哈爾濱市的供熱企業采訪,企業經理們紛紛訴苦:『熱價再不上調就難以經營了。』哈爾濱市最大的供熱企業——鍋爐供暖公司程經理說:『現在的熱費價格是2000年制定的,當時煤價是每噸180多元,現在,煤炭價格已經翻了一番。公司去年經營虧損3000多萬元,我們負責供熱面積1139萬平方米,大部分是小鍋爐,有的年久急需大修,但現行的價格和熱費收繳率使企業根本無力進行大修。去年熱費收繳率達到83.65%,是歷年最好的,去年還收了一些陳欠熱費,不然虧損更多。我們今年已經測算了供熱價格,每平方米將達到37.5元,如果不上調現行價格,今年公司每平方米將虧損6元,總計6800萬元。』
不僅國有公司叫苦,民營公司一樣叫苦連天,他們不斷地詢問政府有關部門,今年何時調整價格。黑龍江星辰熱力發展股份公司楊經理說:『我們是剛投產的集中供熱公司,去年供熱近100萬平方米,虧損了800萬元,主要是熱費收繳率低,僅為70%,同時供熱區域大、住戶密度小也影響了企業效益。今年我們測算供熱價格每平方米達到40元,按照現行價格虧損將超過1000萬元。這樣虧下去可受不了。』
其他一些供熱公司測算的今年供熱價格也都相差不大。哈爾濱熱電廠測算的是36-38元。據了解,哈爾濱市有供熱面積1.65億平方米,如果供熱面積按1億平方米計算,全市400多家供熱企業將虧損6個億。在供熱企業看來,總的趨勢是今年熱價不得不漲了。
政府工作在緊鑼密鼓
日前,政府對今年供熱成本的漲勢也已盡數掌握,各部門在緊張地測算價格,研究解決方法。物價、供熱等政府部門在『十一』期間都沒有休息,抓緊時間審核調查相關問題,保證熱價調整的公平合理。
據有關人士透露,這次熱價如果調整也不會超出其他城市的幅度。上次價格調整幾乎與企業申報的差不多。2000年哈爾濱市鍋爐供暖公司申請調整的價格是32.75元,結果是31.15元。但那時沒有聽證會,今年還要看聽證會情況。物價部門已經深入供熱企業調查了解3個多月了,走訪了很多企業,估計近期聽證會將召開,至於今年熱價能否完成調整,物價部門的回答是『不好說』。
據介紹,熱費收繳工作從上個月就開始了,但到目前為止,全市征繳熱費仍然很少。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已繳費用的,是否新價格來後將補交增長?但據了解,哈爾濱市今年共熱體制改革尚未開始,繳費政策沒有變化,日積工報銷政策也一如既往。
所漲價格能否三方分擔
對於熱價成本上昇相應上調熱價,市民日們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有的認為不應該漲價。他們說,近年來水價、電價等接連上漲,市民們承受能力有限。但也有的認為如果原材料漲價幅度很大時可以漲。但是,普遍的共識是:供熱即使漲價,也不能把所漲的價格全部讓百姓承擔。
我省一位經濟界人士指出,供熱企業也是經營性的,除了剛性成本之外,自己的經營水平高低、經營效率優劣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因此,作為價格上調的部分,企業應該承擔一點;而作為政府部門,考慮到百姓承擔能力和供熱具有公益屬性,也應該出一點,以平衡企業和個人承擔能力的不足;作為受益者的市民,應該承擔因市場因素導致的供熱成本的上漲一部分,也即接受漲價,個人拿一點。這樣,大家共同承擔價格的上漲,把冬季供熱搞好。
然而,關於供熱的一些質疑到底誰能回答呢:為什麼公用事業放開之後,公用事業產品或服務價格上漲不斷?為什麼公用事業一改革就是漲價?為什麼所漲的價格要全部由百姓自己承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