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濱江道署第一廚』申請商標注冊 濱江道署主廚後人身價倍增
2005-10-13 05:59:3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3日電8日《『濱江道署第一廚』後代講述鮮為人知歷史:東北名菜:『鍋包肉』道臺府首創》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曾經擔任過濱江道署主廚的鄭興文的第四代子孫———鄭樹國也在一夜之間身價倍增。9日,鄭樹國向哈爾濱華宇商標注冊所提出申請,在食品加工類、餐館飯店類和食品熏制類等3個使用范圍內注冊『濱江道署第一廚』商標。

  關於發現濱江道署第一廚的文章見報後,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顧客慕名前來光顧,一睹『濱江道署第一廚』後代的風采。更有人不遠千裡找到了鄭樹國,希望能和『濱江道署第一廚』後代合作開店。而鄭樹國本人也在9日到哈爾濱華宇商標注冊所為自家的菜品申請商標注冊。

  日前,記者再次踏訪了鄭樹國的小店,有幸一睹當年道臺府內的部分菜品。11日上午9時許,記者一行來到了哈爾濱市動力區文政街『濱江道署第一廚』後代鄭樹國開的老店。在一間30多平方米的小店裡,服務員正忙碌地招呼客人。此時,鄭樹國從裡間的廚房裡走了出來,見到記者忙走上前來說:『自從《晨報》10月8日報道了《東北名菜:「鍋包肉」道臺府首創》的文章後,接到了很多市民的電話,對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深感興趣。為了能讓擔任過濱江道署主廚的曾祖父鄭興文的手藝和當時飲食文化繼續流傳,在親友的提議下,通過初步整理,9日,鄭樹國已經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出申請,在食品加工類、餐館飯店類和食品熏制類等3個領域內注冊「濱江道署第一廚」商標。現在正忙著研究總結當年道臺府衙內的菜品,有的菜品名稱還需要進一步推敲和研究。』

  隨後,鄭樹國向記者展示了他正在進行的菜品整理工作,也讓記者有幸目睹了當年道署府衙內的餐飲文化。在鄭樹國帶領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被端了上來。記者看到菜品中有一道金黃色的肉片,圓盤周圍點綴著翠綠的香菜,再襯上幾片鮮紅的西紅柿,整道菜顯得格外鮮亮。鄭樹國指著這道菜說:『這就是「鍋包肉」,原名「鍋爆肉」,酸甜口,改成咸鮮口的就是「焦炒肉片」,現在很多縣城和部分城市,如綏化仍然沿襲著原來的叫法,一般都叫「焦炒」。如今的鍋包肉都放胡蘿卜絲,而原來的菜裡只有蔥、姜、蒜和香菜段等。』

  鄭樹國還給記者講述了當年曾祖父在給道臺做飯時,將做壞的菜稍加改制而因禍得福,獨創菜目的故事。據介紹,當時,在道臺府乾活的廚師平日裡都是戰戰兢兢地乾活兒,不敢稍有過錯,否則輕則受到責罵,重則就會被關進大牢。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廚師們都很累了,但是還有一個豬頭沒有做。曾祖父鄭興文就囑咐其中的一個廚師,晚上記得把剩下的豬頭?好,可沒想到,那個勞累一天的廚師在?豬頭的時候不小心睡著了。第二天早晨,當鄭興文來到廚房的時候,看到已經?得一塌糊涂的豬頭既生氣又害怕。為了補救,曾祖父鄭興文就試著將豬頭和湯放在一旁冷卻,等到冷卻後切成塊,調好兩種汁,一起端到道臺杜學瀛的面前,沒想到這位道臺吃後連贊這道菜清涼爽口,曾祖父也受到了的獎賞。這道菜就被流傳了下來,後起名叫『豬頭燜子』。

  鄭樹國介紹,現在初步統計和整理,共列出了家傳的官府菜品約有45道,其中除了『鍋包肉』、『豬頭燜子』外,還有『熏鹵鴨』、『櫻桃肉』、『道府晾肉』和『黃金肉片』等。這每一道菜都傾注了鄭家的心血,希望能把這樣的技藝傳承下去,讓這份廚藝文化將道臺府的歷史文化襯托的更加鮮活。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