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減少醫療事故 醫院服務質量亟待上臺階
2005-10-25 08:24:3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5日電 據專家分析,雖然醫療技術直接影響到醫療事故的發生率,但很多事故的發生其實並不是因為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而是責任心不強,這種現象在一些三級醫院更明顯。比如有的醫生由於馬虎、准備工作不細而草率行事,也有的是因為各科室配合不到位,致使一些常規手術也經常出現醫療事故。有一個發生在某三級醫院骨科的醫療事故,其實從患者的x光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病癥,但醫生卻因為粗心沒看出來。

  2004年11月,45歲的哈爾濱市市民王女士,因煤氣中毒被家人送到哈市某大醫院搶救,醫院診斷其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經過10天的住院治療後,病情明顯好轉的王女土出了院。但4個月後,王女士因為經常感到頭痛;走路不穩,不得不再次來到這家醫院治病。醫院通過頭部CT、腦電圖等檢查,診斷王女士為『一氧化碳中毒性腦病』。王女士認為是醫院在她住院期間采取了不正確的治療措施,纔導致她的煤氣中毒後遺癥。

  在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時專家們認為,高壓氧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治療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選療法,但醫院卻違反醫療常規,未采取這種療法,這是導致王女士腦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鑒定其為三級醫療事故。如果醫務人員的工作更認真一點,類似的醫療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醫院管理:服務質量亟待上臺階

  業內人士分析說,現在,群眾的就醫需求在大幅增加,這使醫療機構的業務量迅速增長,但很多醫療機構的管理卻沒有相應跟上,醫患糾紛和醫療事故因此增多。以上幾個醫療事故鑒定案例,都涉及到醫院的管理問題,如果醫院對操作規范的要求更嚴格一點,對醫生加強業務培訓,很多醫療事故都是可以防患於未然的。又比如產科比較集中的問題是,有些醫院在給產婦使用催產藥時,不按技術規范執行,超量用藥或用藥速度過快,結果導致醫療事故。

  另外,有些醫護人員脾氣急躁,對病人的服務態度差,也會使病人認為醫院沒有盡到責任。此外,醫護人員在告知病情時不夠耐心和詳細,病人及其家屬對病情的認識不充分,當實際治療效果與其期望相去甚遠時,他們自然會想到醫療事故.

  今年,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在全國各級各類醫院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說,當前,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多層次、多樣化越來越明顯,在這種背景下,醫療服務質量的內涵也更加豐富和寬泛,影響醫療服務質量的因素也日漸增多,涉及工作效率、費用控制、服務理念、服務的可及性和反應的及時性、尊重和鼓勵病人的參與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現在,應該對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做一個梳理和重新界定。改正醫院管理的一些忽視人文和道德基礎教育,追求經濟利益的方面,讓醫患之間增加溝通。

  患者維權無需意氣用事

  專家分析說,在醫患糾紛中,很多患者在打醫療官司時往往意氣用事。黑龍江金馬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雷,曾代理過多起醫療糾紛訴訟。他認為,醫患糾紛的產生主要緣於醫患雙方的認識層面不同:醫生是從醫療技術的角度看待問題,治療效果不好可能受當前醫療技術水平所限,或者因患者的個體差異等;而患者則從法律的角度認為,既然花了錢,就應該治好病,出了問題醫生就得負責。立場不同。導致矛盾激化。《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給了患者明確的說法:患者有權復印及復制病歷等資料,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並在復印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的過程應當有患者在場。因此,打官司不應該盲目和意氣用事。

  另外,醫療糾紛的增多還有深刻的社會和體制原因。醫療費用的大幅上漲與百姓收入之間的矛盾,患者對醫生缺乏應有的信任,對醫療技術的高風險、疾病的復雜性等不十分了解等等,都容易引起患者對醫生的懷疑、不滿,甚至怨恨,從而釀成糾紛。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