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電 據牡丹江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今年牡丹江市糧食總產達15.4億公斤,比上年增長21.5%,比歷史最高年份1998年增長近1億公斤,再創歷史新高。在今年多災多難的不利條件下,全市農業乾部和農民齊心努力,戰低溫、促早熟、防病害,使得牡丹江市糧食生產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豐收年。
據了解,今年牡丹江市糧食生產呈現出幾大特點:首先是種植結構由低產作物向高產作物調整。在36.3萬公頃的糧食作物中,高產作物水稻、玉米、薯類的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增長2.6%、1.2%和7.6%,而產量較低的大豆面積比上年下降5.6%。其次,主要糧食作物單產均有明顯提高。水稻每公頃單產達到了6878公斤,總產量也達到了28.8萬噸,比上年增長13.2%;玉米和大豆總產量比去年也都有不同幅度增長;經濟作物和食用菌實現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35%左右,創歷史新高。
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民收入渠道實現了多元化,糧食、經濟作物、畜牧業、勞動力轉移成為拉動農民增收的『四駕馬車』,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佔到90%以上。下一步,市農委還將幫助農民開拓銷售市場,發揮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和經濟人的作用,幫助農民找銷路,讓農民得到最大的實惠,避免出現賣糧難等問題。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