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治理短信遇法律『軟肋』
2005-11-16 13:23: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曉寧 彭溢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電 一些人員利用手機短信從事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越來越猖獗。今年11月1日,公安部、信息產業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手機違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然而,對於手機違法短信的治理,遠沒有預期的那樣簡單

  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從11月1日至6日,黑龍江省各級公安機關110指揮中心共接到近400起利用短信進行詐騙活動的舉報。

  據省公安廳辦公室副主任付軍介紹,這次手機違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的重點是廣大人民群眾接觸多、影響大、反映強烈的違法發送手機短信的行為,具體包括假冒銀行或銀聯名義發送手機違法短信息進行詐騙或者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凶殺、恐怖內容或者教唆犯罪、傳授犯罪方法等。而關於網上短信詐騙案件,由省公安廳公共信息網絡監察處負責偵破。公眾痛恨短信騷擾『我是XX省公證處公證員XX,恭喜你的號碼在XX抽獎活動中中獎了,獎品是小轎車一部,價值8.8萬元,請與日本XX大公司的李小姐聯系。』近日收到此短信的雞東縣農民田某與對方聯系後,被告知需要匯3000元稅費。田某感覺是騙局,遂撥打110報案。付軍說,從目前省公安廳接到的舉報中,這種謊稱中獎實施詐騙的短信最多。其次是出售各類槍支、出售廉價走私物品、提供六合彩特碼、制售假文憑、假證件等實施短信詐騙。

  根據群眾的舉報,省內各級公安機關將對涉嫌違法的短信進行分類整理、甄別,然後交由偵查業務部門查處。並根據情況通過有關部門對涉案手機停止服務,對涉案銀行賬戶予以凍結,同時依據違法犯罪行為的性質、情節及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依法追究有關涉案人員的責任。

  而省通信管理局短信投訴平臺接到此類投訴,會告知用戶不要輕信,並將收到的有關詐騙、色情等內容的違法、違規短信的投訴分類後,移交公安等部門進行進一步處理。

  短信詐騙花樣多

  『危害最大的手機違法短信,是假冒銀行或銀聯名義進行詐騙的短信。』省公安廳刑事偵察總隊負責人文政成說,『不法分子冒用中國銀聯的名義,發送手機短信息給銀行卡用戶,謊稱用戶的銀行卡已被人復制盜用,誘騙用戶更改數據信息。一旦用戶上當詢問,犯罪嫌疑人就利用群眾信任銀行的心理,步步誘騙用戶將銀行卡內的資金轉到所謂的「銀行賬號」上,巨額存款瞬間丟失。』

  另一種易被套錢的短信則以朋友身份騙取機主信任。哈市的趙先生近日收到一條短信,說是朋友為他點播了一首歌曲,請撥打9XXXX收聽。因為接到短信的當天正是趙先生的生日,他認為有可能是朋友給他點播的,於是就撥打了電話。誰知打過去纔知道是一家聲訊臺。兩天後,當他去交話費時纔發現,多出了十幾元的話費,一查纔知道是收聽歌曲的費用。『我是X公司的工程師,現在將對你的手機進行檢查,為配合檢查,請按90或90 。』若按指示進行按鍵,話費就會被騙取。有的罪犯甚至將一普通電話號轉接到聲訊臺,再用該電話隨意撥號,被叫者接不起電話,一旦打回去就會產生高額話費。層出不窮的騙術使被騙者損失少則幾十元話費,多則上萬元現金。違法短信在騙取錢財的同時,也擾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我很寂寞,想找一位有品位的男士傾訴。』哈市市民劉先生收到這條短信時,恰逢妻子出差,閑來無事,就按照號碼撥了過去。對方是聲訊臺,『吃』了話費不說,還經常發過來一些措詞曖昧的短信。劉先生怕家人看到,想取消卻無能為力。現在他一聽到短信鈴聲就很緊張,只能趕緊刪除,結果還是被妻子看到,與他大吵了一架。

  治理違法短信有難度

  記者從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我省現有本省的155家和全國的202家運營商在經營短信業務。但類似此次大量有關銀行卡詐騙的短信都是南方卡號,並且作案分子使用的神州行手機卡由於在購買時不需要身份登記,致使其卡本身就存在很難確定持卡者真實身份的弊端,加上目前各家運營商都只能對本省范圍內自己的號碼進行監控,對於外省號碼和其他運營商的號碼,要經過層層上報纔能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管理的難度。

  為什麼現在這種短信會這麼多?哈市一名曾經在某家短信代發公司工作過的李先生說:『短信傳播效果好,閱讀率高,還沒有地域的限制,能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送達。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不正規的產品,在正規廣告平臺上刊發有困難,利用短信發布,其費用比報刊、電視廣告要低得多。』

  針對垃圾短信泛濫的情況,黑龍江移動哈爾濱分公司市場部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新建了一個監督管理平臺,監管一些非法SP(短信運營商)業務進行的非法傳播信息等情況,對任何SP類違反規定操作的,客戶可以通過1860進行投訴,並且可以發短信00000至SP服務代碼,直接取消該服務代碼的所有包月業務。

  中國聯通黑龍江分公司在目前采用的是對發送垃圾短信的號碼進行監控的方法來控制違法短信的發送,一旦發現在一定時間內大批量發送短信的(省內每卡每小時超過200條),就會將其設為預警狀態,並且系統會將其自動屏蔽。而對於不能確定是違法的短信,運營商雖然有能力監控,但因短信內容涉及用戶隱私而無權監控。

  市民應如何防止受騙呢?省通信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梁作君提醒廣大用戶,對於不明短信不要回撥或回復。內容涉及銀行卡部分的可與相關銀行聯系,不要撥打短信中提供的電話。要注意手機中是否存在不明定制的短信業務,要及時向通信管理局舉報。省公安廳刑事偵察總隊負責人文政成說,手機中出現此類短信,不要貪小便宜輕信虛假信息;不要泄漏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卡信息;不要將資金轉入陌生的賬戶。收到違法短信後,保存證據,積極撥打110舉報。管理部門人士認為,國家應盡快出臺手機短信廣告監管條例,從制度上和法規上加以明確,以保證短信息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