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國經濟周刊》評論員文章:扶貧先要扶正
2005-11-21 09:16:3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1日電 近日,『新華視點』披露了一件『咄咄怪事』:黑龍江省青岡縣建設鄉雙富村的貧困農民如想得到政府扶貧款,就得花錢買指標,而買了指標後也不見扶貧款;巨額扶貧款被挪用不知所歸;所謂的『扶貧牛』項目買來的牛比狗大不了多少……消息一出,引來輿論一片唏噓。實際上,這種濫用挪用甚至截留扶貧款的問題,在全國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都存在一些,而且多年都沒有很好地解決。今年中央財政專門撥付122億扶貧款,是投入扶貧資金最多的一年。國務院扶貧辦負責人還特別指出,對扶貧資金要實行最嚴格的管理,實行『陽光工程』,解決扶貧款貸款到戶的問題。現在看來,這個要求還遠未完全實現。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全球扶貧大會上指出,中國的扶貧事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有2900萬貧困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今後幾年內,將從這個最緊迫的問題入手,集中資金逐步改變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

  問題是,中央的扶貧意圖再好,決心再大,投入再多,如果仍是通過舊有的一套扶貧系統,或者既定的扶貧思路和程序不能被嚴格執行,甚至被看成是唐僧肉,很容易變成新的腐敗漏洞和重災之地。

  有資料表明,2003年國家投入扶貧資金近百億元,與此同時,全國貧困人口增加了80萬人。此背後深層原因盡管可能不少,但因為腐敗造成的貪污、擠佔、挪用很難說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見扶貧工作任重道遠,更為緊迫的,不是光投入更大的財力,而是如何盡快地堵住扶貧運轉機制中的漏洞。也就是說扶正遠比扶貧更為迫切。因為,如果沒有嚴格廉潔的運行手段,再多的扶貧款,最終也只能成為某些『碩鼠』的糧倉,造成『扶貧扶貧,富了扶的,貧了被扶的』不良現象。

  鄧小平曾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應該說主要是針對當年物質財富極端不足的狀態提出的論點。而現在出現的新的貧窮,相當程度上不是過去社會的財富總量不足,而是分配上因為制度設計的不合理或者政策執行的不力所致。扶貧作為國家性直接的財富再分配工程,本身是平衡貧富差距的良好的制度,但因為執行程序不嚴格,落實的效果就很難如人願。

  因此,扶貧的最終目標不應該停留在『扶』的過程上,而應該是『富』的效果和結果上,也就是說『扶貧』是為了『富貧』,否則很難保證不出現『扶則立,不扶則倒』的情況。

  國家有關部門有必要建立健全扶貧款的監督管理和審計制度,並建立健全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甚至不妨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一樣實行專項立法,在監督和審計的同時,用法律法規明確扶貧款的使用范圍、方式,並規定違規使用扶貧款的法律責任。從而使扶貧款真正做到專款專用,真正用於幫助貧窮落後地區人民脫貧致富上來。先『扶正』,再扶貧,從而『富貧』,最終就不會再『復貧』。這恐怕應該成為扶貧工程的合理邏輯和正常秩序。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