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電 題:地鐵生活——從夢想走向現實
董卉 記者林彬彬
冰城人的地鐵夢由來已久。
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相繼修建了地鐵,市民的出行方便了,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知名度都有了跳躍性的發展。很多哈爾濱市民都在問:我們的城市什麼時候修建地鐵呀?
據原哈爾濱市建委主任、工大集團顧問李成棟介紹,早在1973年修築『7381』人防隧道工程時,指揮部就考慮到要按照『平戰結合』的精神實施,准備讓隧道將來能用來搞地鐵,所以當時的設計施工都是按照北京地鐵一號線的標准,以備日後之需。李成棟老先生回憶說,指揮部在動員大家修『7381』時說過,該工程一方面是用來保衛家鄉,一方面是為了准備修地鐵,給子孫造福。因此,所有參與該工程的工作人員都覺得十分光榮,乾勁十足。
1998年,哈爾濱市組建了軌道交通辦公室,地鐵的籌備工作正式啟動!從哈市地鐵申報立項開始的6年來,經過無數專家的考察,確定了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四線一環』兩支線。這份規劃凝聚了無數地鐵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更凝結了哈爾濱人民的囑托和希望。
政府企業齊上陣 一期工程開工在即
2005年年初,哈市建委軌道辦完成了《哈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編制上報工作,軌道交通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2月7日,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又專程來哈考察哈爾濱軌道交通項目情況,並對哈市軌道建設在技術和客觀條件方面的優勢給予了充分肯定。隨著國務院批准了哈市軌道交通近期規劃,哈市地鐵申報立項後其審批也終於進入倒計時階段。市委、市政府的緊鑼密鼓的操作有力地推動著地鐵工程的進展。9月8日,聶雲凌副市長代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與工大集團總裁張大成正式簽訂了《哈爾濱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項目投資建設經營框架協議》。至此,備受矚目的哈爾濱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在萬民期待中全面展開。
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東起哈爾濱東站,西端終點至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程總長14.4公裡,設車站16座,1座車輛段,一個控制中心,兩座住變電所。其中利用已建成的6.3公裡人防隧道和4座車站,工程投資估算58.9億元,工程計劃2008年底建成通車,哈市人民有望在奧運之年坐上哈爾濱人自己的地鐵!
冰城地鐵建設者計劃在十年內打造『一線一環』,即從哈爾濱東站到哈爾濱南站的一號線和從汽輪機廠至和興路的三號環線。預計到2014年,全線建成的『一線一環』將成為冰城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可以想見,到地鐵工程5條線路全線通車的那一天,哈爾濱人民將是何等的歡欣鼓舞,北方冰城將迎來何等重大、可觀的發展契機。
本次地鐵工程采取建設、經營、移交的投融資方式,即BOT方式。由工大集團負責籌資、建設、經營本項目,在協議期內負責項目建設、運營和設備維護,並獲得運營收益。協議期滿,再將地鐵移交給政府。工大集團將為一期工程投資數十億元,並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確保此項工程的萬無一失。
2005年12月5日,地鐵工程一期工程試驗段即將開工。這次試驗段開工建設的是一期工程中清濱路和電表廠站點,站點的拆遷和初步建設工作即將開始。
地鐵經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在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的地鐵建設、使用之後,這幾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都步入了一個全新的層面。城市經濟增長迅速加快,城市知名度也迅速提高。建設地鐵,不僅是方便百姓生活、出行的民心工程,更是城市全方位發展的大好契機。伴隨著交通的便捷,人們的生活速度必將加快前進的腳步,經濟發展也必將步入前進的快車道。
另外,隨著城市交通的便捷,市民的外出時間和生活方式也將面臨著改變。地鐵的營業時間拉長了,大家不必因交通問題而考慮盡早回家。外出時間的增加,將引導購物、娛樂等消費場所的經營進入全新的時期。以娛樂、購物、旅游等為帶動的消費項目的改變,必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加速度。地鐵的建設將促成富含著文化、娛樂等諸多內涵的『地鐵經濟』的形成,而地鐵經濟這一新興模式將成為經濟增長的巨大拉動力。
有人說,『地鐵時代』即將到來,這並不誇張,地鐵對經濟、文化的拉動作用將是我們今天用數字推算和大腦想象無法預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