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13日電 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本月初,在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2006屆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洽談會上,有關負責人這樣形容明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
據統計,2003年,黑龍江省大中專畢業生為11萬人,2004年為13萬人,2005年為15萬人。2006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近17萬人。在巨大的就業壓力面前,高校畢業生應該如何認清形勢,調整心態?如何處理好與應聘單位的關系?黑龍江省就業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就此,記者采訪了省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市人纔市場權威人士,請他們對明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進行點評、分析,並指導大學生應聘、擇業。
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現象:花一周時間制作精美的個人簡歷,沒想到用人單位只是簡單掃一遍就開始提問,『大學期間在哪裡實踐過?』、『對企業團隊精神有什麼認識?』;情侶手拉手來應聘,沒想到用人單位一看就搖頭;父母陪著來找工作,還不時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的孩子。記者采訪中發現,在今年大學生供需見面會上,這些現象使用人單位對來求職的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反感。
分析:不再單純地看成績單,綜合素質、實踐能力成為越來越多用人單位看重的『硬杠』。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建議畢業生,擇業時,首先要在用人單位面前學會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卑不亢,能較好地表現自己的素養。像時下一些大學生情侶手拉手地去應聘,父母『護駕』去應聘,應聘時濃妝艷抹、扭捏作態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一個用人單位看到這種情況,即使你再優秀,也會再考慮一下。
綜合素質仍需再增強
現象:一名法律專業的男生英語六級成績是85分,可當用人單位問他是否可以用英語對話時,他竟紅著臉半天說不出話,後來用英語吞吞吐吐地也沒說明白一句話,令用人單位非常失望。
記者從此次供需見面會上了解到,許多用人單位都反映,現在畢業生學習基礎知識能力較強,也開始注重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但綜合素質仍有欠缺,社交能力、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還需要再加強。
分析:據介紹,目前一些知名企業到高校招聘畢業生時,已不要求專業必須對口,而是只要通過企業的用人測試,合格後,什麼專業都會錄用。但有一點是必須的,即綜合素質要強。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選纔時更強調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道德人品及創新能力。相當一部分高校畢業生也開始不以專業找工作,而更多傾向於可以發揮自己專長的領域。
就業期望值趨於理性
現象:學計算機專業的李旭,成績很優秀,由於沒遇到待遇、條件都非常理想的單位,他最後選擇了哈爾濱市一家民營企業先簽約,雖然開始每月工資只有800元,但李旭認為,這家公司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今後從最基層做起,相信憑能力,可以很快把薪水翻幾番。據了解,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畢業生不僅在心理上降低了就業期望值,而且已經把這種務實心態付諸於行動。
分析:省教育廳有關人士認為,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已日趨理性、實際。隨著高校畢業生日益增多,就業嚴峻的形式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解決,因此高校畢業生應該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何況,隨著人纔流動性加大,就業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就業、擇業可能伴隨一生,不應過分強調一步到位。今後,高校學生應在具備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努力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使自己達到一專多能,增強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