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營造一片自己的天空——記同江市誠信物業公司經理竇銀環
2005-12-15 10:37:06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高鐵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5日電 初見竇銀環,誰也不會想到她是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的老總。簡簡單單的裝束,普普通通的打扮,昭示著她平易近人的處事性格;風風火火的舉止,無拘無束的笑聲,詮釋著她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1992年盛夏,竇銀環和丈夫帶著熱望離開老家湯原縣,來到邊陲小城同江市。獨特的邊地風情,如火如荼的中俄貿易,深深吸引了這位不到30歲的朝鮮族姑娘。她期盼自己能在這座充滿生機的小城找到自己的發展軌道,在生命的歷程中畫上一道優美的曲線。

  現實總是和幻想有著難以交匯的差距。由於沒有高學歷這頂光環,竇銀環夫婦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本作鋪墊,竇銀環夫婦無法在對俄貿易最前沿一展身手。

  親友們勸他們:『還是早點回老家吧,這裡不適合你們。』

  竇銀環『?』勁兒上來了:『找不到工作我們自己乾。乾不了大生意,我們就做小買賣。既然我們出來了,就決不回頭。』

  躺在租來的陋室裡,數著兜裡僅有的幾十元錢,竇銀環和丈夫商量,必須利用自己的特長先解決吃飯問題。經過反復琢磨,夫妻二人形成共識:做打糕、賣打糕。

  買回來糯米,夫妻倆就忙活開了。整整『熬』到午夜時分,夫妻店的第一批產品纔完工。

  第二天早上5點多鍾,竇銀環頭頂一盆裝有30多斤的打糕,步行兩三公裡來到農貿市場。獨具風格的朝鮮族風味,深受消費者歡迎。數著為數不多的鈔票,竇銀環心中充滿了喜悅,從這小小的成功裡,她看到了事業成功的希望。

  天有不測風雲。兩個月後的一天,竇銀環突然站不起來了。她丈夫急忙把她送到醫院,經檢查,患的是急性類風濕。這個消息對尚經不起風雨的小家來說,不啻是一個晴天霹靂。

  在沒錢住醫院、又不能放下生意的情況下,竇銀環的愛人只能每天用自行車把她送到醫院輸完液,然後又把她送到市場。因為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竇銀環留下了類風濕後遺癥。

  天氣逐漸轉涼,買打糕的顧客越來越少,竇銀環下定決心轉向。經過前期的市場運作,她得出一條經驗,要想盡快取得經濟效益,必須在人身上打主意,圍著『吃、穿、用』做文章。

  經過市場調查,竇銀環選定了賣饅頭項目。個頭足、口感好的手工饅頭很快受到消費者青睞。

  店面擴大了,腰包鼓起來了,竇銀環又開始『折騰』了。她同愛人商量:『咱們租個房,開個小吃店吧。』

  竇銀環的小店『金達萊飯莊』開業後生意日漸紅火,很快成為同江市民品嘗朝鮮族風味的好去處。經過幾年的努力,竇銀環買了兩層樓房,有了自己的固定資產。

  市場上風雲變幻,隨著朝鮮族飯店的增多,『金達萊飯莊』的效益不斷下滑。

  幾經拼搏,竇銀環此時清醒地意識到,做生意必須及時選擇一條適合自己,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經過周密的市場調查,竇銀環發現了新的商機。許多年輕人把時間都用在學習、健身、旅游上,沒有時間做家務,同江至今沒有一支規模性的家政服務隊伍,家政服務業在同江有著極其廣闊的前景。竇銀環決定,走一條全新的創業之路,全身心投入家政服務業。

  2003年11月,『誠信家政服務中心』正式掛牌營業,員工只有兩名,竇銀環和她的丈夫。『家政服務』對眾多的市民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家政服務中心開業之初,竟然沒有一個顧客登門。竇銀環和丈夫首先選擇最簡單的擦玻璃、清洗抽油煙機為突破口,走出家門尋找市場。第一次出征,取得了大豐收。夫婦兩人從早乾到晚,清洗了10多個油煙機,累得腰酸背痛,筋疲力盡。但是,竇銀環從顧客欣喜的表情裡看到了家政服務的前景。

  一傳十,十傳百,各種各樣的業務接踵而來。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一些被常人瞧不上眼的瑣碎小事,全部納入了竇銀環的業務范圍。她的家政服務隊伍,由最初的三四個人逐漸發展到20餘人,服務范圍不斷擴大。

  『以良好的職業道德贏得社會廣泛認同。』有一次,一位年輕人找到公司,他告訴竇銀環,由於延誤了工期,新房剛剛裝修完,第二天就要辦喜事。竇銀環二話沒說,迅速帶領3名員工來到新房,發現只有棉線做的抹布沾上藥水,纔能擦掉裝修後留下的污跡。時間緊張,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替代物。

  看到一對新人的焦灼的眼神,竇銀環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外衣,撕碎後分給大家當抹布。四個人一直乾到晚上8點多,纔將新房全部清潔完畢。看著整潔明亮的新房,望著家政員工沾滿灰塵的面龐,新娘子感動得哭了起來。新郎一定要多加工錢,被竇銀環婉言謝絕。

  從家政服務中心成立之日起,竇銀環就定下了一條規矩,優先安排下崗女工。年過40的曹大姐原是同江市一家國有企業的女工,丈夫去世後,她也下崗在家賦閑。由於過了擇業的最佳年齡,曹大姐一次一次被用工單位拒絕,她幾乎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竇銀環得知她的情況後,親自登門邀請曹大姐加盟。她用曹大姐頂替自己的親屬做接待員。今年,曹大姐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她的臉上又浮現出久違的笑容。在開展社區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中,同江市就業局把竇銀環的誠信家政服務中心確定為孵化基地。一些下崗職工通過在她的創業孵化基地學習後,增強了創業意識,學到了創業本領,帶動了20餘人就業。

  今年,竇銀環在誠信家政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創建了誠信家政物業責任有限公司,企業員工發展到30多人,經營范圍發展到清洗抽油煙機、家居裝潢、水電安裝、管道清淤、家庭保潔、家用電器維修、高層玻璃牆幕清洗等90多個服務項目。

  竇銀環有一個美好的願望:讓那些下崗、無業、失業、待業人員重新溶入社會,找到自我,創造價值,營造一片自己的天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