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2日電 據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齊齊哈爾職業學院2006年畢業生已經有200多人沒走出校園就已提前落實了工作崗位。數字就像塊塊紅磚一樣,層次分明地夯實了齊職學院的教育基礎。
從2003年開始,齊齊哈爾職業學院采用了『三學期制、產學合作教育』的人纔培養模式。即取消暑假,將每學年兩學期改為三個學期,每年的6—8月獨立設置為一個社會實習學期,實施產學合作教育,稱『第三學期』。第三學期,學校統一組織學生到具有一定專業背景的社會工作崗位上進行三個月的以工作為基礎的學習。在第三學期,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學生在這一教育模式作用下,親身感受到了市場需求和職業的競爭。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不僅提高了專業技能而且學會了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培養了敬業精神與艱苦創業的精神。第三學期實踐是學院實施職業生涯輔導關鍵性的實踐環節,通過實踐,幫助學生了解職業環境、修正職業生涯規劃計劃,促進提高。
2005年,齊齊哈爾職業學院提出建立以合理的知識和能力架構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真實的職業環境為背景,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中心的大學生職業輔導體系的構想並付諸實踐,通過職業輔導工作的深入開展促進就業工作。為確保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借鑒國外先進國家以及港臺地區高校就業工作模式,結合學院具體實際,將學院原有的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思品教研室、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基礎教研室等公共基礎課教研室合並,重新整合組建新的部門——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學生職業發展中心下設就業辦公室、心理諮詢中心、法律基礎教研室、體育教研室等,中心負責學院畢業生就業組織管理工作、大學生職業輔導教育教學工作、負責以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為主線的課程整合的探索。部門集教學、科研、服務、管理為一體。半年以來,中心緊密圍繞就業工作,探索與國際高等教育職業生涯輔導日常化的潮流接軌,使學生從進校開始接受全程全面的職業發展教育與輔導,組織開展了2005級新生職業生涯規劃、2006屆畢業生就業前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論壇等各種卓有成效的活動。同時,各基礎學科以大學生職業發展為目標的課程整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如體育教學:將職業輔導融入體育課堂,將心理學與體育課相結合,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等,深受學生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