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9日電 2006年1月1日起,松嫩平原開始禁牧。這是記者在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黑龍江省草原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據介紹,我省是草原大省,現有草原6500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5%,居全國第九,良好的資源條件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近十年來,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草原資源破壞情況較為嚴重。全省草原由1984年的1.13億畝減少到6500萬畝;1996年至1999年間,我省約有300多萬畝草原被開墾,有的在開墾後由於不適宜耕種,又被迫撂荒,使草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全省草原平均超載2倍以上,松嫩平原草原平均超載5倍以上,由於草原超載過牧,造成嚴重退化、沙化、鹼化,有的草原已成不毛之地。
松嫩平原(包括齊齊哈爾、大慶及綏化、哈爾濱部分市縣在內),現有草原面積2800萬畝,該區域是我省生態較為脆弱地區,尤其是在黑龍江省西部沙地地帶,草原植被有力地控制著沙丘群『活化』,對緩衝沙塵暴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是我省生態建設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將於明年實施的《黑龍江省草原條例》,明確了草原保護、管理和建設實行各級人民政府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同時規定了確保全省草原資源總量不減少;完善了草原保護制度;細化了合理利用草原的措施;明確了草原轉用和臨時使用;規定了草原建設職責和草種管理等問題。
根據我省實際情況,《黑龍江省草原條例》規定,禁止在松嫩平原及其他已經嚴重退化、沙化、鹼化的草原上放牧,松嫩平原以外中、輕度退化的草原實行季節性休牧。其中,松嫩平原以外的禁牧草原,植被達到蓋度不低於百分之八十、可利用牧草所佔比例不低於百分之五十時,草原使用權單位可以提出申請,經市、縣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發布解禁令解除禁牧。為使休牧、禁牧前養畜戶有足夠的飼草貯備時間,規定了實行休、禁牧的地區應提前一年公告。這些規定不僅為草原的休養生息創造了條件,也為嚴格保護我省草原資源提供了法規依據。同時規定:『開墾草原或者在草原種植一年生牧草和飼料作物的,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每平方米2元以上3元以下的罰款,罰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
據省畜牧局副局長王德勝介紹,實行禁牧、休牧地區,將全面推行捨飼圈養方式;未實行禁牧、休牧地區也將采取典型帶動、政策扶持,引導群眾改變靠天然草原放牧養畜的傳統習慣,逐步實現捨飼圈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