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電(記者杜筱) 考研時間臨近,哈爾濱市出現考前『焦慮癥』的學生增多,僅哈醫大二院心理門診接診的因考研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數佔到總量的20%-30%,比往年增加兩成。專家提醒家長和學生應調整心態,注意心理保健,配合食療,打好考前心理戰。
心理『焦慮癥』困擾學生
張某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他准備參加今年的考研。近來,他常常感覺胸悶、心情壓抑,尤其是每次坐下來學習時都要挪動椅子,怎麼挪都不舒服,別說集中精力學習,就連安靜的坐下來都困難。
王某也同樣感到心情壓抑,同學們忙著找工作,自己卻留在教室准備考研,如果考上還有『面子』,要是沒考上,連找工作都會錯過時機,姐姐無意中的一句『那你就別考了』讓王某無法自拔,無心學習,竟懷疑姐姐是嫉妒她不想讓她考……
三方面因素影響學生正常心理
據哈醫大二院心理門診主治醫師張文藝介紹,上述兩位同學患的是考前『焦慮癥』。
張文藝認為,做重要事情之前出現焦慮是正常現象,是一種保護性本能,不會對人的生理功能及社會造成影響和乾擾,可通過自我調節得到緩解。但一些心理承受力弱的學生不能自我控制,以至嚴重發展,會出現病態。社會就業壓力,考研競爭越發激烈,也會對學生心理產生負效應。此外,有些家長特別關注孩子是否能考上,有的直接加壓,明確告訴孩子必需考上,否則沒有出路,有些家長則自身心情緊張,雖不直接催促孩子,卻時時刻刻看著孩子學習,這都使家庭氣氛十分緊張、壓抑,從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科學調整心理、中醫食療安神
張文藝認為,出現焦慮時自我調整是關鍵。首先,當學習進程慢,腦子裝不下更多知識時,就不要硬學,聽聽音樂,散散步,看看電影,轉移一下注意力。其次,家長要特別注意輕松的家庭氣氛的營造,不能總是盯著孩子學習,給孩子學習提供廣闊空間,也不應總是強調考不上的嚴重後果,給孩子心理加壓。
如今,考研競爭激烈己成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學生應調整好心態,輕松應對,不要過於看重,或在多次考研不成功的情況下,應結合實際選擇其它方向,以免耽誤更好的選擇,只有做好心理准備戰纔能保障考研成功。如焦慮癥狀嚴重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服藥或心理諮詢得到抒發和緩解。
此外,考生可以多吃點健脾、安神的食物,比如,龍眼、蓮子、薏米、茯苓、白術等,以促進消化,防止失眠、多夢。另外,可以安排一些鍛煉,適當到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