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供熱價格聽證會代表質疑聲淹沒企業『漲』聲
2006-01-13 06:16: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澤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3日電 12日,哈爾濱市供熱價格聽證會上激烈的陳述、辯論一直持續到下午1時。會上,43名代表盡情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雖然本次聽證會只是將熱費漲與不漲作為論證內容,但是,透過辯論雙方激烈的碰撞,不難感受到現行供熱體制下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並由此引發了我們一些思考。

  哈爾濱市供熱部門申請漲價的理由的核心就是供熱成本。然而大部分與會代表對企業核算成本的方法表示質疑。

  供熱企業提出的成本增加,一是燃煤鍋爐供熱部分,二是熱電聯產部分,三是室內溫度提高,四是收費方式改革,另外還包括供熱所需水、電、煤價格的上調因素。供熱部門自行審核結果顯示,在2005年至2006年供熱期,供熱成本每平方米上漲了4.77元。

  而負責對此次各種數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進行評審的兩家會計事務所的調查卻與此相差甚遠,審核的成本為燃煤每平方米最高為26.82元。很多與會代表表示,不清楚這項成本是怎樣算出來的。而物價局成本調查隊也鑒於未發生過大氣排污費及類似費用,也沒有將大氣排污費納入供熱成本審核中。

  代表們認為,管理成本不能強加到消費者頭上,更不能把壟斷行業經營不善造成的虧損轉嫁到群眾頭上。成本倒掛是表象,改革城市供熱體制纔是關鍵,企業應向技術、管理要效益。

  此次聽證會代表、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於少波說,市場供求關系和消費者承受能力纔是決定價格的因素,而非單一的企業成本。況且燃煤成本低、電熱成本高,但兩者的提價卻是相同的,這就違背了市場規律。

  這幾年,『熱是商品』的觀念已被人們廣泛接受。『誰用熱誰花錢』也成了基本原則。然而,熱和一般意義上的商品有著很大不同,仍然具有很強烈的福利色彩。

  聽證會代表邢忠和說,既然實行商品化,那麼調整價格肯定是或早或晚,這個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認為現在強調商品化還不是時候,因為目前收費難和供熱質量不好的矛盾十分突出,熱是商品的屬性還不明確。

  聽證會代表趙華認為,僅從熱源的區域性和供熱管網的惟一性來看,一旦供熱企業與用戶的供熱關系形成,用戶便只能接受供熱企業提供的產品,這使得消費者喪失了在商品交易中的『自由、平等、自願』的原則。

  另外,熱作為一種商品,有自己的特殊性,它關系到廣大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在研究熱價調整的時候,也確確實實應該兼顧市民、政府、企業三方的利益,實實在在地把供熱的成本重新核算一下。

  代表提出,熱費也應像水費、電費一樣,用分戶計量的方法解決,用多用少、用高用低,全按實際用量收。

  分戶計量並不是一項科技含量較高的工程,對於用戶供熱取暖的計量表,其他省市已經試驗成功,哈爾濱市如果也可以引進的話,許多供暖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那麼為什麼這項技術遲遲不能落實呢?

  來自供暖企業的代表回答時說:『按計量收費這確實是我們供熱企業發展的方向。但是改革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時間,而且還需要對設備管網進行一定的改造。目前我們的鍋爐和管網大部分都是金屬的,而且現在未必能達到一定的標准,實現計量收費需要一個時間,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

  聽證會上有代表問,熱費價格漲了,對困難群體的補助標准是否也應該相應提高?目前,有關部門對其他困難職工和低保對象的優惠和減免的具體措施仍含糊不清。

  來自哈爾濱量具廠運輸處的李祥在談到取暖費價格調整一事,露出了一臉愁容。李祥告訴記者,他與老伴已退休好幾年了,兒子、媳婦下崗後呆在家裡。全家共有兩套房子,平時家庭的生活就靠他與老伴的退休金及另一套房子出租後的租金維持。現在熱費又要漲價,他們全家人的總收入加起來每月不到2000元,冬天怎麼過?來自哈爾濱鍋爐廠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王繼輝面對記者的提問,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任何一種物價上漲,都應考慮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哈爾濱市的供暖周期較長,平時生活消費就高,如果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部門都對自己的服務項目和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進行漲價,可能沒有多少人能承擔得起。

  在聽證會上,供熱與用熱雙方針對熱費的調整方案討論異常激烈,聽證會上出現了『一面倒』的現象,質疑聲淹沒了漲價提議。

  關於這次供熱價格上漲的原因,供熱主管部門和供熱單位的理由十分一致:『由於燃煤價格和水、電價格上漲,導致供熱成本上昇,供熱公司多年來一直成本倒掛;其次,《黑龍江省城市供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要提昇居民室溫2攝氏度,有關部門測算後得出結論,提昇2攝氏度意味著供熱成本上昇八個百分點;同時環保方面的支出也在增長。』但事實上,代表們提出,哈爾濱市的熱費可謂全國最高,工人平均工資僅幾百元左右,每平方米31.5元是否公平合理?每平方米成本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供熱企業是否存在機構臃腫、管理成本過高等問題?物價部門所列的審計報告以及聽證會代表有理有據的論辯令在場所有的供熱企業代表汗顏。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