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十五"期間黑龍江省縣級財力增長近一番
2006-02-05 09:02: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范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2月4日電 "十五"期間,黑龍江省把縣級財源建設作為經濟工作重點,全省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縣均財政收入由2000年的8021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15026萬元,接近翻了一番;縣級財政收入年均增幅達到12.4%,比省政府規劃目標高出4.9個百分點。

  據黑龍江省財政廳統計,2005年,全省財政收入超過億元的縣(市)由2000年的21個增加到30個;3億元以上的由2個增加到10個,其中綏芬河市、肇東市突破6億元;全省縣(市)財政收入年增長率由5.3%提高到18.6%,創10年來最高增幅。

  黑龍江省財政廳廳長李繼純說,這個成績來之不易。1999年,黑龍江省共有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1個、省定貧困縣5個,16個財政補貼縣,10個財政赤字縣,13個縣(市)的全口徑財政收入不足5000萬元,全省人均財力平均不到9000元。縣級財政呈現"三高一低"狀態,即貧困縣多、赤字縣多、補貼縣多,財政自給水平低,財政基礎脆弱、包袱較重、後勁不足,"吃飯"型居多。

  李繼純說,針對這種情況,黑龍江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扶持各地加強縣級財源建設工作。省級財政改變過去只是對項目貼資金甚至直接給資金的老辦法,更多的倚重政策激勵扶持。比如提高省對縣(市)稅收的返還比例;對邊遠、邊境縣(市)的招商引資項目優先給予財政資金的支持;把財源建設無償投入資金用於財源建設項目招商引資獎勵等,這些舉措調動了各縣(市)加強財源建設的積極性。

  國家級貧困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多年來靠財政補助過日子。開展財源建設以來,這個縣充分利用政策和資源優勢招商引資,發展石油、乳品業和綠色食品等產業,吸引了大慶油田、伊利乳業、草原興發等知名企業前來投資建廠,全縣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縣級財政收入由2000年的4017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3.43億元,5年間增長了8.5倍。

  "十五"期間,黑龍江省圍繞玉米、乳業、亞麻等優勢產業,累計籌集15.3億元財政資金,支持了1187個縣級重點財源建設項目,其中993個項目目前已經達產,2005年實現稅金32億元。一批依靠農業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在增加當地財源的同時,也拉動了廣大農民增收。

  縣級財力的增長給黑龍江省政治、經濟形勢帶來了喜人的變化。到目前,全省縣(市)財政供養人口人均財力上昇到2.2萬元,17個原來只發四項基本工資的縣(市)全部按照國家規定項目和標准發放,18個縣、鄉工資發放不同步的實現了同步,63個縣(市)全部或部分兌現了省裡出臺的御寒津貼和崗位津貼政策,呈現出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劉華